24H直播

7月全台平均雨量767毫米創75年新高 日照時數僅137小時歷年最少

7月全台平均累積雨量達767毫米。(圖/截自氣象署臉書)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中南部自7月底開始持續降下豪雨,氣象署5日指出,根據全台平地測站數據統計,今(2025)年7月是1951年以來平均累積雨量最多、降雨日數次多、日照時數最少的7月,在中南部釀災的這波豪雨,也與颱風凱米及莫拉克降雨規模相當。

氣象署5日發布7月台灣氣候回顧,全台11個平地氣象測站統計數據顯示,今年7月創下自1951年以來,同一月份平均累積雨量最多、降雨日數次多、日照時數最少的紀錄

氣象署表示,今年7月全台平均降雨日數為19.2天,較近30年氣候平均值11天多出8.2天,僅次於1972年7月的平均19.5天,其中基隆、台北市竹子湖、嘉義及台東成功等測站的降雨日數皆為該站同期最多。

相對於降雨日數增加,7月全台日照時數平均僅137.6小時,較氣候平均值少87.3小時,是自1951年以來同期最少的日照時數。全台除了彭佳嶼、玉山及台東測站外,其餘測站日照時數均為該站同期前3少。

(圖/氣象署)

受低壓帶與西南氣流影響,中南部自7月底持續降下豪雨釀災。氣象署統計,7月全台平均累積雨量達767毫米,不僅寫下1951年以來同期最多雨紀錄,自7月28日開始的這波豪雨,也與2024年颱風凱米及2009年颱風莫拉克風災規模相當。

此外,今年7月全台平均氣溫為28.4°C,比氣候平均值29°C低0.6°C;單日最高溫超過35°C的平均天數也僅2.7天,低於氣候平均值的5.3天。

氣象署分析,7月氣溫偏低,主要是因為颱風、低壓帶及西南氣流影響期間,局部地區氣溫下降所致,但其他時間仍偏熱。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