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去年上線 通報下架12萬則假訊息
警方上門逮人,還把好幾台電腦主機帶走,原來是有詐騙集團冒用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的名義創立粉絲專頁、投放假投資廣告,誘使民眾到假投資網站註冊、簽合約,上百名受害者遍布全台,總財損超過1300萬。
其中涉案的李姓科技公司主管還是劉姓藝人的丈夫,全案依涉犯《刑法》詐欺等罪送辦。
台北市民劉小姐說:「因為天上就不會掉餡餅,為什麼會相信呢?可是他們很奇怪,就是那個時候會相信,但是我們外面的人來看,會覺得這是很奇怪的事情。」
台北市民洪先生指出,「當然是要騙投資,讓你來,有利多讓你來投資。」
網路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但卻也成為詐騙陷阱的溫床,數位發展部去年9月底建置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至今已確認約12萬則詐騙訊息,依照打詐專法通報Meta、Google、LINE、TikTok等4大平台業者下架。
數發部數位產業署副署長黃雅萍表示,「最常被偽冒的公眾人物,主要還是在這個金融投資產業領域,我們過去常常聽到的謝金河、陳文茜,都已經跳出這20名以外。」
根據統計,詐騙主要仿冒對象為企業跟財經界公眾人物,第1名是元大銀行,下架案件總數5041件;第2名是分析師何丞唐;第3名是股票買賣操作平台商三竹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而前10名不乏有網紅、主播,就連護國神山台積電也榜上有名。
數位發展部次長林宜敬回應,「我們做的工作主要是在前半段,就是避免民眾被在Meta或者這種平台上面,被騙到LINE的這種封閉性群組裡面,所以是有這樣子的分工。」
數發部表示,報案等後半段處置是交由警政署來處理,而目前透過AI主動式掃描觀察到、偽冒名人詐騙廣告量,已經從去年5月每週3萬多筆,近期下降到每週不到千件。
行政院長卓榮泰也指示內政部、法務部跟金管會等相關部會,合力打造防詐聯防體系,在查詢通報後能向上溯源,遏止詐騙集團犯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