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國人不健康餘命拉長至7.78年 醫:疾病未及早發現治療導致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據統計國人平均壽命是80歲,但是不健康餘命時間又拉長。2023年的不健康餘命是7.78年,比2022年增加0.37年。所謂的不健康餘命,指的是臥床或需要他人照顧等失能狀態。台大公衛專家陳秀熙表示,疫情時代很多癌症和慢性病沒能及早發現,容易延誤治療引起臥床等現象,造成不健康餘命拉長。

超高齡社會是台灣現今趨勢,但是在年老時要怎麼活得更久,又活得健康 ? 

台北市民趙先生說:「不管能不能活得久,身體健康最重要。我從小時候就有運動的習慣,我現在1週至少去3次,我覺得健身房很有用。」

台北市民鄭小姐則說:「我也是一直吃,可是因為我有在運動,因為我不吃那種比較化學的東西、不自然的東西。」

從官方統計資料來看,2023年國人平均餘命約80.23歲,但是在不健康餘命,2021年開始轉為7字頭,來到7.56年。所謂的不健康餘命,就是拿平均餘命和健康餘命相減,2023年不健康餘命拉長到7.78年,比2022年增加0.37年。

台大公衛專家分析,台灣真正受到疫情影響的時間點是2021年,疫情導致高齡者死亡人數增加,國人平均餘命因此開始下滑,不健康餘命跟著縮短。

台大公衛學院流行病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表示,「在疫情時代,因為癌症跟慢性病沒有辦法早期發現,所以比較晚期比較容易住院,容易引起這些臥床現象,所以當然不健康餘命才都會延長。」

台安醫院心臟內科暨心導管室主任林謂文則表示,「像心律不整等等,其實都是在50歲以後陸續會頻繁出現,那其實如果要預防你將來的不健康餘命增加的話,你可能就是及早就要開始保養。」

醫師提醒,邁入50歲的民眾1年至少要安排1次身體健康檢查,尤其是家族有高血壓、心血管、或腦血管病史的民眾更得額外留意,才能活得長壽又健康。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