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桃園人本示範道路拓寬人行道 民代質疑壓縮行車空間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中央挹注推動人本友善,人行道向外拓寬取消路肩,導致道路和人行道僅0.3公尺,增加行車危險引發民怨。桃園市府也回應,目前反彈多在轉彎處和道路寬度,交通部最新規範希望轉彎幅度大,讓用路人轉彎減速,另外交通部也希望道路不要太寬,避免汽機車併行,降低車禍。

機車遭到公車夾殺摔倒在地,幸好沒有釀成大禍,這是上個(4)月發生在中壢區延平路和中美路口事故。

桃園有市議員在議會播放事故影片,批評人本政策立意良善卻「離人民很遠」。

桃園市議員梁為超指出,「施工的過程當中,第一個道路變狹窄了、轉彎的弧度也不見了,會增加車禍的頻率。」

針對人本道路民眾也有不同看法。

桃園陳小姐說道,「這樣可能會引起塞車啦,大車比較不方便過,因為車道實在是太窄了。」

桃園張先生認為,「在日本就是這樣,馬路縮小之後大家開車就會變慢,你馬路大的話,大家就會亂鑽來鑽去發生危險,這個是仿效日本啦。」

因應近年人本環境意識抬頭,去(2024)年中央推動《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條例》修法通過,針對都市計畫區內人行環境普及率及適宜性進行檢討並改善,中壢龍慈路人行道從原本1.5到1.8米拓寬到3.3米寬,施作雙向長度共計3.4公里,目前完成70%。

桃園市養工處養護隊長羅中森說明,「那我們增加的部分是利用路肩的空間,整併停車彎還有公共設施帶,車道數以及停車格的數量並沒有減少。」

針對人行道向外拓寬取消路肩,導致道路和人行道僅0.3公尺,議員批評人行道拓寬、壓縮道路空間,引發大小車爭道車禍頻傳。市府表示中央政策希望汽機車不要併排走,也說到轉彎區增大也是希望駕駛減速,但用路人觀念仍未改導致車禍增,允諾會加強宣導和地方溝通。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