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198件工程流廢標逾3次 市府:簡化設計改善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桃園去(2024)年有198件工程流、廢標3次以上,不分黨派議員都批評浪費行政資源。市府解釋都會逐案檢討,除檢討標案也跟設計師溝通簡化設計,雙管齊下解決,3年來流廢標率已從3成下降到1成。
蓋到一半廠商落跑,中壢舊明、龍岡市民活動中心增建工程歷經6度流標,好不容易成功發包又遇上廠商落跑成廢墟,5月才又重新招標完成。去年桃園有198件工程流、廢標3次以上,不分黨派議員都批評浪費行政資源。
無黨籍桃園市議員謝美英質疑,「不能老是以缺工缺料來做為流標的當然藉口,身為市府單位一定要好好的管理監督。」
民進黨桃園市議員陳雅倫則提出,「像是活動中心的流標就會影響長輩使用關懷據點的權益,希望市府務必對症下藥檢討標案設計,制定處理原則,降低流廢標的比例。」
工務局統計,流廢標次數前5名是校舍整修工程,如圖書館空間環境改善、廁所整修、新建無障礙電梯等,歸納原因為預算不足、工期不符、契約書圖條件不合理及集中採購等。
桃園工務局採購科長王熙賢說明,「我們會定期列管流廢標達3次以上的案件,198件的一些標案目前基本上都已經順利決標。」
針對工程頻流標,市府回應採雙管齊下,包含檢討標案以及跟設計師溝通簡化設計,目前廢標率已從2022年的29.76%下降至去年的13.7%,會持續精進。
姜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