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公墓不予登錄文化景觀 台南市府推轉型成生命教育園區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南市文化資產審議會針對南山公墓是否登錄為文化景觀進行審議,5日公布不予登錄文化景觀,但市府將參考國內外城市經驗,推動歷史墓園空間的轉型與再生。對此,長期投入與關注南山公墓團體則說,未來會持續提報個別墓塚列文化資產,補充文化景觀登錄的新事證。
走進南山公墓當中,一大片墓葬區,這座特別顯眼的就是3級古蹟曾振暘墓,更可追朔至荷治時期漢族的墳墓,而南山公墓正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漢人墓葬群,不過近期台南市文化資產審議會就是否登錄為文化景觀進行審議,經過委員們投票表決,認為南山公墓未符合登錄基準。
台南市文化局代理主秘林喬彬說明,「大部分委員都認為南山公墓這邊所呈現的,比較不能夠明顯呈現到人類跟自然環境互動的地景,因此決議不登入為文化景觀。」
面對審議結果,長年倡議守護的民團表達遺憾,民團強調未來的南山公墓可能僅留下零星墓塚象徵性保存,而墓區所承載的人文意涵與自然生態價值恐將遭到邊緣化,未來將持續提報個別墓塚為文化資產,補充文化景觀登錄的新事證。
守護南山公墓青年陣線代表蔡韋漢認為,「非常可惜這項願景並未能夠實現,若否定其作為文化資產的可能性,改以模糊未明的保存方式應對,南山公墓將無法獲得制度性的保障,恐將無法抵擋未來開發的壓力。」
市府強調雖然審議未過,但委員們仍認同南山公墓的歷史記憶與文化意義,未來規劃轉型為一處市民可以親近的生命教育園區,不僅為先人留下尊嚴與記憶,也為市民提供兼具生態、教育與文化功能的生命教育園區。
姜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