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新興毒品混入電子煙!喪屍煙彈成毒駕暴增元兇?【獨立特派員】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最近五年來,因毒駕被移送法辦的人次,從一年四、五十人次,到了去年已經飆升到2,131人次。毒駕快速增加數十倍的原因,不少單位都指向新興毒品依托咪酯,也就是俗稱的喪屍煙彈。它結合非法的電子煙,快速在年輕族群傳播,造成濫用。更令人擔心的是,比起酒駕更不容易取締。

什麼是喪屍煙彈? 新興毒品猖獗威脅公共安全!

近來毒駕氾濫速度有多快,刑事警察局拿出數據。

因毒駕涉犯《刑法》,依公共危險罪嫌移送的人次,109至111年平均約45人次,112年大增到315人次,到了去年,居然飆升到2,131人次。短短5年間,毒駕對公共安全造成極大威脅,受到政府高度關注,嚴管毒駕。

今年新法上路,駕駛人只要體內驗出一定濃度的毒品,就算沒肇事,也構成犯罪,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30萬元以下罰金。但為何近年毒駕事件如此激增呢?

樹林分局偵查隊長田啓廷分析,它不像是過去的安非他命或海洛因,製毒可能會有異味、化學物質這些比較複雜的製程,依托咪酯的分裝廠是相對容易。

依托咪酯做成的喪屍煙彈,是抑制中樞神經的新興毒品。

高雄毒品防制局主任祕書張秋文說明,會看到有一些人屈著身體像殭屍這樣,這都是屬於依托咪酯所造成的副作用。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吸食依托咪酯可能會造成腎上腺功能不全,使身體不自主抽動;甚至如果過量使用,也會造成大腦神經混亂,會有死亡的風險。

而喪屍煙彈正是毒駕事件大增的關鍵原因,因為它被做成電子煙油,藉由電子煙施用,攜帶、吸食方便。

白衣男子因被懷疑毒駕,才遭攔阻。尤其毒駕取締,是警員們特別關注的勤務重點,因為毒駕事件已造成幾位警員重傷,甚至殉職。(圖/獨立特派員)

 

依托咪酯毒品等級三級跳! 顯示哪些警訊?

喪屍煙彈讓毒駕更容易發生,造成案件人數激增;反過來說,依托咪酯氾濫的程度及速度,令人咋舌。衛福部濫用藥物檢驗通報系統的非尿液檢體,2024年1月至10月檢出2,905件,竟然比2023年的22件,多出132倍。

依托咪酯有多猖獗?2024年11月,警方破獲首起最大宗的依托咪酯從印度走私來台,不法市值飆到27億元。大量喪屍煙彈流入市場,迅速滲透盛行抽電子煙的年輕族群。

法務部檢察司主任檢察官林劭燁指出,電子煙油會有一些香精,用香味去掩蓋一般毒品的臭味。

新興毒品、新型煙品、毒駕三個因素,構成當前公共安全的一大新威脅,讓政府單位警鈴大響,史無前例地加速托咪酯納管,2024年8月才公告列管3級毒品,11月就進階公告為2級毒品。

刑事局毒緝中心副大隊長鄭偉豪說明,一個物質變成毒品往往要歷經一到兩年,這中間包括立法程序,還有相關的議會討論、專家學者驗證,但是依托咪酯在短短半年之間連跳三級。

法律公權力的加強下,113年下半年總計查獲依托咪酯類毒品犯嫌3,165人次,查扣同類煙彈19,688顆、以及含煙油、粉末的同類毒品343.2公斤。(圖/獨立特派員)

 

疑似毒駕難當場取締 公權力執行遇到哪些挑戰?

刑事局的化學實驗室裡,機器不停運作,主要任務是對毒品案的樣品,做化學成分鑑定。透過儀器分析樣品內含毒品的狀況,這是鑑識人員的工作日常,但最近有些不尋常。

理化科化學股偵查員柯建民坦言,跟依托咪酯相關的案子比平常多了五、六倍,所以鑑定時間也會變得很久,等於案件塞車。

也正因為毒駕認定需要後續相關檢驗,所以取締上不如有現場檢測儀器的酒駕容易。

刑事局毒緝中心副大隊長鄭偉豪解釋,酒精是單一物質的東西,但毒駕不同。尤其新興毒品是千百萬種,所以沒有辦法用單一的儀器來做檢測。

而第一線警員,往往攔住了疑似毒駕者,卻基於台灣法治社會保護人身自由,很難當場取締。

樹林分局偵查隊長田啓廷表示,就算疑似毒駕者很亢奮,他也說我只是很興奮,沒有其他的客觀證據強迫他驗尿,除非當場查獲毒品。

毒駕危機防不勝防,是當前公共安全的一大隱憂,同時也反映新興毒品氾濫的嚴峻挑戰。反毒戰爭永無止境,台灣社會應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