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鄭南榕的人生看民主 國史館出冊、保存史料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今仔日(4/7)是咱國家的「言論自由日」。因為1989年4月初7,民主前輩鄭南榕先生,為著捍衛百分之百言論自由自焚。國史館佮鄭南榕基金會,共鄭南榕1986年夆關佇臺北看守所彼時寫的日記,出版做《鄭南榕獄中日記》這本冊;另外,基金會也將保存36冬的鄭南榕的文件、相片,計共1069項,捐予國史館。(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台語文)
一頁一頁記錄佇監獄內底的日常生活,閣有關心臺灣民主的心情。鄭南榕佇1986年6月予人關入臺北看守所的第四工開始寫日記,內底有寫伊佇監獄內底看過的冊、面會的人,閣有伊對彼當陣臺灣國際情勢的觀察。國史館表示,希望透過佮鄭南榕基金會出版的這本《鄭南榕獄中日記》,予臺灣人了解鄭南榕,熟似這段佇1980年代民主運動辛苦的過程。
國史館長 陳儀深:「看著就毋是干焦彼八個月的日記,你看著的是一个,80年代民主運動一个縮影。所以我想這獄中日記,後壁猶閣有真濟檔案的附錄,嘛看會出來當時國民黨政府,是按怎來看遮的代誌。」
國史館表示,透過日記、閣有政府的檔案,佮彼當陣鄭南榕發行的自由時代雜誌,這三方的紀錄毋但會當予這段歷史閣較立體、較深入。鄭南榕基金會也佇鄭南榕殉道的第36週年這工,共文件、相片,計共1069項,捐予國史館。
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長 鄭竹梅:「共史料捐出來這件代誌,是共遮閣較完整,予公眾佮臺灣人民來使用。鄭南榕的親人佮基金會,拍拚保存這寡資料36年,我想,去到後一个階段的時間到矣,所以就算講是誠心疼誠毋甘(嘛愛做)。」
基金會表示,思想需要透過無仝形式才通繼續湠落去,希望這寡史料、日記通透過學者的解說研究,予這段歷史閣較有系統性。國史館也強調,鄭南榕爭取言論自由的這份精神,毋但是臺灣民主社會重要的共同資產,也拍開臺灣對民主自由的想像,是臺灣自由化真重要的一部份,未來國史館也會趕緊整理編輯史料,開放予各界應用。
記者 張佳倪 莊浚佑 臺北報導
唐嘉良/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