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籲設「兒童工作證」制度 補足不適任人員資料庫6漏洞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近期爆出多起兒少性侵猥褻案的加害人其實都早有前科,或遭列入不適任人員資料庫,卻持續保有接觸兒少的再犯機會。民進黨立委范雲今(2)日上午與受害孩童家長及民團共同召開記者會,要求衛福部建置「兒童工作證」制度,以補足現行制度6大漏洞,作為送給全台灣兒童最好的兒童節禮物。
「建置兒童工作證,阻斷惡狼再犯機會!」一名新北市受害孩童父親A先生在立委陪同下,於2日上午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因為他的孩子在兒童才藝班遭到老師強制猥褻長達4年,報警後才發現受害人數多達10幾人,而且這名狼師早就有性犯罪前科,竟然還能回到教學現場繼續犯案,讓家長相當氣憤。
受害孩童父親A先生指出,「即使我們已經灌輸了他好幾年這些觀念,但是他還是忍受了很久、壓抑了很久,直到他真的受不了了,他才告訴我們這件事情。」
民進黨立委范雲表示,現行「不適任人員資料庫」施行已久且至少有6大漏洞,包括不需立案的兒童工作場域,例如夏令營、小型才藝班就不用查詢工作者背景;兒童相關工作類型繁多,難以全面監管;若未落實查詢,就可能會錯放惡狼再犯、傷害孩子。
不適任資料有公告期限,一旦過期就無法查詢;目前查詢權限有嚴格規範,家長跟一般民眾都無法查詢,而且即使查得到也禁止不了狼師再去別單位工作。因此要求衛福部建置「兒童工作證」制度。
民進黨立委范雲表示,「它就像是兒童保護界的良民證,讓所有接觸兒少的工作者,那些工作者自己必須要先查核申請。」
衛福部保護司副司長郭彩榕說明,「兒童工作證它可以視為是一個加強版的良民證,那它就會涉及到相關不同政府機關資料的串接,那因為都是一些比較隱私的個人資料,這個絕對需要有法律授權。」
范雲指出,紐西蘭、澳洲等國家都已推動兒童工作證制度,確保兒童安全不受侵害,因此將提出《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修法草案,將兒童工作證法制化。對此衛福部回應強調,修法需跨部會合作,也會審慎討論可行性。
洪詩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