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去年訪日旅客人數破3500萬 報復性旅遊問題多引發民怨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日本是全球最熱門的旅遊目的地,去(2024)年入境總人數達到破紀錄的3500多萬人,消費金額達6兆3000億日圓。但隨之而來的人潮擁擠、交通堵塞以及垃圾問題,也讓日本人叫苦連天。日本政府設定了2030年吸引6000萬外國旅客的目標,未來5年要朝永續旅遊,將旅客從黃金路線,分流到地方以及促進國內外旅客消費,這3個方向來發展。

東京豐洲的沈浸式藝術空間teamLab Planets museum,入口處大排長龍,平均需要等候30至90分鐘;築地市場的牛丼飯老店狐狸屋,人潮多到遊客不在乎有沒有座位,直接站在街頭捧著碗就吃了起來。

京都祇園狹小的巷弄,遊客萬頭鑽動、摩肩擦踵;四條通的百貨商店隨時都可以看到拖著行李趴趴走的國際旅客;有京都人廚房美譽的錦市場,更是有如聯合國一般熱鬧。

這也沒辦法,誰讓日本是全球最熱門的旅遊目的地,東京、京都、大阪、千葉、福岡,到處都是爆量的國際旅客。

旅遊接待與活動管理公司Luxurique經理真野直美說,「現在看著日圓匯率貶值,我想現在是黃金時段,因為現在來日本就像是打了7折一樣,對許多來訪的人來說非常便宜。」

日本政府去年12月底公佈的資料顯示,2024年訪日的旅客人數來到破紀錄的3500多萬,消費金額達6兆3000億日圓,帶動的經濟效益來到44兆6000億日圓,較2019年也就是疫情前的高峰增加了5.7%,就業市場增加了600多萬工作機會,較之前的最大值增加了20萬。

中歐亞洲研究所研究員蓋瑞吳指出,「特別是當我們檢視過去2到3年,疫情之後旅遊產業的表現,實際上已經超越了半導體,成為日本外銷的第2大,只位居汽車業之後而已。」

但隨之而來的人潮擁擠、交通堵塞以及垃圾問題,也讓在地人民怨沸騰。京都甚至在去年2月的地方選舉,選出了以抑制過度旅遊為主要政見,無黨籍的松井孝治為新市長。

京都攝影師早瀨大智指出,「我感謝遊客來這座城市,但也有一些負面影響,像是對環境的影響、亂丟垃圾,城市就得僱更多的人來清潔,而聘僱成本也在上升,所以當局不妨用加稅,來增加這方面的收入。」

京都市府1月向市議會提出了新的住宿稅調漲方案,從原本的3階段變為5階段。

明(2026)年3月起,住宿費每人每晚6000日圓以下,收200日圓;6000日圓以上、2萬日圓以下,收400日圓;2萬日圓以上、5萬日圓以下,收1000日圓。若每晚住宿費為5萬日圓以上、10萬日圓以下,收4000日圓;超過10萬日圓,則收1萬日圓。正式實施後,京都將成為日本住宿稅最高的城市。

澳洲觀光客庫克表示,「如果對基礎建設造成負擔的話,我認為向旅客徵稅是個好主意。」

另一方面,日本政府設定了2030年吸引6000萬外國旅客的目標,國家旅遊局在2023年4月啟動了朝永續旅遊,將旅客從黃金路線分流到地方以及促進國內外旅客消費3個方向來發展。特別是針對高消費階層旅客推出體驗式旅遊,以及在國家公園所在地增建豪華旅館等計畫。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