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史博館桌仔耍特展 趣味呈現無仝時代面貌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臺灣歷史博物館大概有15萬件典藏,博物館特別選出無仝時代的桌仔奕,毋但有12生相、大富翁,閣有清朝時代的升官圖、葫蘆問,希望透過跨時代的桌仔奕,用趣味的方式tshuā民眾了解臺灣的歷史變遷。(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台語文)

導覽員:「所以就會有一句俗語叫做『驢十二無走』,就是驢仔行了12(步)等於無行的意思。」

導覽員解說這个清朝的桌仔耍──「葫蘆問」,頂懸有47種民間故事的吉祥圖案,若是佇驢仔的位置撚骰仔撚著12點,行到另外一隻驢仔遐,按照規定著愛倒轉來原本彼隻驢仔的所在。除了清朝的桌仔耍,閣有逐家的共同記持「大富翁」,這是臺灣歷史博物館的桌仔耍特展,臺灣歷史博物館表示,希望透過展出臺灣社會無仝時期的桌仔耍,予民眾了解無仝時代的文化背景佮發展。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長 張隆志:「希望逐家透過這个展覽,毋管是歷史抑是地理抑是動物,抑是一寡拄仔委員有介紹過的,一寡升官圖、一寡智識,攏會當對這个展覽有一寡新的學習。」

臺灣歷史博物館表示,對2011年開館到今已經收藏大約15萬件的典藏,親像清朝的「升官圖」桌仔耍、佇臺灣南部誠捷咧耍的12生相牌等等這寡典藏,攏通看著各時代的文化特色、社會價值觀。

文化部主任秘書 林宏義:「娛樂兼顧教育意義,這个部份,用博物館的展覽,博物館的展覽內底,所出來的這个文化意義,予咱這个親子之間會當來了解咱的文化,這个部份實在誠重要。」

文化部表示,這个桌仔耍特展,毋但會當看著台灣社會的生活樣態,用趣味的方式tshuā逐家行入博物館,了解珍貴的歷史和文化記持,誠有教育意義。目前通去文化部藝廊參觀桌仔耍特展,對今年6月開始佇臺南的臺灣歷史博物館,會使看著珍貴的桌仔耍「實體原件」展出,到時陣會有體驗活動,希望tshuā民眾了解臺灣桌仔耍的百年變遷。

記者 張佳倪 莊浚佑 新北報導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