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農業部擬禁養955物種惹議 動團支持籲勿以訛傳訛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農業部打算禁養955種動物,引發飼主及業者反彈,不過多個動保團體今(10)日上午出面表達支持農業部推動支持加強管理的政策,也強調很多禁養名單早就禁止輸入,真正要討論的新增動物不到十種,呼籲不要以訛傳訛。動保團體也拿出照片指出,有些異域寵物遭不當飼養,也強調有些動物不適合進入家庭。

農業部打算禁養955種動物的政策,尚未定案就引發軒然大波,有飼主跟業者批評太突然,不過動保團體指出,這955種動物有很多在之前已經禁止輸入。

台灣愛鼠協會理事長張勝鬘表示,「至少已經有755種早在2022年以前就已經禁止輸入了,要討論的名單上的其實根本不到十種,請大家不要再以訛傳訛說會禁養家裡的小水龜還有豹紋守宮了。」

10日上午動保團體舉行記者會,呼籲有心人士不要散播不實資訊,重申沒有全面禁養與直接安樂死的作法,表態支持農業部管理異域寵物,認為本來就應該分級,而被列入禁養黑名單的動物是依照A是具有劇毒、B有公共安全危害、以及C牽涉動物福利,有科學根據。

關懷生命協會副執行長周瑾珊指出,「我們只是把可能具有公共安全跟會飼養動物福利上有問題的物種提出來。」

動保團體指出異寵飼養目前亂象不少,像是守宮被大量分裝在小小的醬料盒販賣,鱷龜養在空間不夠大的水族箱,甚至半水棲的動物水豚,喜歡在水中活動,但飼主只擺了幾盆水,認為有些動物真的不適合帶入家庭。

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執行長林憶珊提及,「狐獴來說天性群居,沒有辦法單獨飼養,而且需要足夠的泥土空間挖掘,滿足牠天性的需求,一般的家庭是沒有辦法提供這樣子的生活條件。」

反對農業部推動禁養名單的聲音認為討論還不夠充足,不應貿然上路,動保團體則認為,這是台灣寵物管理走向制度化與國際化的起步。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