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兒少重複失蹤比率近5成 衛福部:應強化家庭功能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這幾年的兒少失蹤人口每天超過5千件,警方表示,只要個案有通報,尋獲率幾乎是100%,但也發現相同個案重複失蹤,比率將近5成,呼籲修法強化兒少返家後的追蹤輔導機制,衛福部則回應,應強化家庭功能,靖娟基金會則分析,兒少離家的成因複雜,但在家庭層面,建議能改善親子教養模式降低衝突。

2020年9月警方搜查夾層密室,發現一名失蹤少女,當初被誘騙離家,人身自由因此被控制;2017年5月也有警消接獲報案,入山尋找失聯少女,疑似被人拐騙,一聲不吭逃離家。

在2021年後,兒少失蹤人口每年超過5千件,警政署更透露,有報案的幾乎都會尋獲,但相同個案發生2次以上的重複失蹤率近5成。

警政署防治組副組長斯儀仙表示,「兒少失蹤的協尋機制運作順暢,但是兒少返家之後的後續追蹤輔導,希望這個部分能有法令的一些規範。」

衛福部社家署代理署長周道君表示,「家庭支持的內容,並不是只限於對於怎麼樣在家內成員的互動和相處,也包括了家庭內長輩對於這個互動以及教養的一些措施。」

將近一半兒少返家後又離家,警政署建議,修法強化兒少返家後的追蹤輔導機制和相關預防措施。衛福部分析,兒少離家出走,除了涉及網路使用、人際關係等等,也與家庭相處有關,認為應強化家庭功能。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許雅荏認為,「有時候家長可能只能用一個禁止的方式來跟孩子做互動,那這樣的話,就會產生很多的家庭衝突跟困難,我是覺得家長還是每天必須要,空留一定的時間 跟孩子溝通跟互動。」

兒少的重複失蹤率高,輕生、自傷案件也攀升,光是去(2023)年至少有1萬5千多人,專家點出,目前《兒少權法》僅對6歲以下做死因回溯,欠缺全面的回溯調查機制,但是否擴大範圍,把7到18歲一起納入,衛福部表示,有待研議。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