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老人福利法》修正案今三讀 醫改團體:恐衝擊健保永續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立法院預計今(27)日三讀《老人福利法》修正草案,原本最寬鬆版本為65歲以上長者,綜合所得稅率未達20%免繳健保費,沒想到引發醫事團體反對,醫改團體更警告,全民健保是「社會保險」,而非「社會福利」,修法若通過恐怕衝擊健保永續。對此,國民黨立院黨團提出再修正動議條文,將綜所稅率未達20%下修為5%;民眾黨立院黨團則提出,未達綜所稅申報門檻的老人免繳健保費。

台灣明(2025)年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在野黨立委提出多個版本修改《老人福利法》,其中最寬鬆版本為65歲以上長者,所得稅率未達20%免繳健保費,引發外界議論。

國民黨立院黨團27日提出再修正動議條文,將綜所稅率未達20%下修為5%;民眾黨立法院團則是主張,因應日前《財劃法》修正,未達綜合所得稅申報標準的經濟弱勢老人,中央應全額補助健保費。

民眾黨立委陳昭姿提及,「中央政府能夠對這一群未達申報門檻的老人應補助,他們每個月大概800多元的健保費,提供這是最基本的保障。」

由於立法院預計27日三讀《老人福利法》修正草案,不僅5大醫事團體群起反彈,北市醫師工會也持反對立場,認為會加劇世代不公平,也讓有限醫療資源被排擠。醫改團體更警告,全民健保是「社會保險」而非「社會福利」,修法若通過,恐怕衝擊健保永續。

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陳亮甫指出,「這樣子的錦上添花的財務的負擔,其實讓目前的受薪階層以及未來可能更多的醫療資源的使用者,可能會面臨到一個資源短缺。」

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表示,「這一群長者他們所面臨的問題,反而會是長照、慢性病照護以及共病管理的問題,而不是繳不起保費。」

醫師工會強調,一旦修法通過,對於醫療產業受雇者的多重剝奪感,勢必帶來更巨大的負面衝擊,而醫改會也重申,健保「量能負擔」機制,是讓有能力的人多幫一點,而非類似齊頭式的健保全額補助。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