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中國軍演仝1日 小琉球近海發現中國海測浮筒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中國圍臺軍演到一个坎站,其實這當中,有漁民佇小琉球西南爿、軍演範圍以外的所在,發現若像是中國海洋氣象的浮筒。因為這个時間點誠敏感,外界臆講可能是中國咧收集咱的資料。學者分析,中國收集海洋資料,可能有軍事用途,咱政府應該愛注意海洋探測活動,維護國家安全。(新聞標題、導言為臺語文)

黃色物體在小琉球西南方56.6浬處漂浮,仔細一看上面有「福建海洋氣象浮標海峽3號」等簡體字樣,這是屏東小琉球漁民14號中午在海上作業發現的疑似中國海洋氣象浮標,18號海巡接獲琉球區漁會通報,立刻派雲林艦到現場勘查。

琉球區漁會輔導股長 曾毓宗:「在海上可能(故障)沒有警示燈,如果沒有警示燈,在海上可能會造成航安問題。可能是它的固定繩索斷掉。」

南部地區機動海巡隊組主任 王建民:「雲林艦持續於現場觀察該浮標是否錨定,及擴大搜尋是否有類似浮標,並將相關資料通報有關單位進行研析。」

由於漁民發現的時間點,恰好也是中國在台灣周邊進行軍演的期間,雖然浮標在演習範圍外的航道出現,但出現時機點敏感,引發外界質疑中國是假氣象之名、行情搜之實。

學者分析,這類設備可以收集附近水文資料,即便中國原先設定是海氣象用途,但掌握附近海洋、氣象等資訊,仍有助軍事用途。

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 舒孝煌:「多多少少可能會視為是對我們海洋主權的一種侵犯,特別是海軍來說,了解海洋的氣象其實是非常、非常重要,所以你不能排除它可能是會用在其他這些,也許軍事,或是其他的這種用途也說不定。」

今年初曾有裝有中國「北斗衛星」專用SIM卡的巨型黃色浮球,漂到澎湖沙灘;去年11月底,該海域也出現過印有簡體字的中國海洋浮標,漂流上岸,加上先前對岸常用空飄氣球擾台,學者建議,政府要留意中方在台灣周邊開展氣象探測活動,必要時要有相關應處,阻斷國安疑慮。

記者 陳奐宇 歐芸榕 邱福財 綜合報導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