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長者受虐案件5年增加近3成 兒女、媳婦施暴比率最高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加上少子化問題,家庭人口數下滑連帶造成照顧者壓力罩頂,使得長者遭虐待事件不時發生。根據衛福部統計,近5年長者保護通報數成長將近3成,施暴者大多以兒女或是媳婦等直系親屬為主,比率達4成,施暴方式則以精神暴力占大宗。

台灣將在明(2025)年邁向超高齡化社會,再加上少子化夾擊影響下,照顧者壓力罩頂,導致長者受虐事件逐年攀升。

根據衛福部統計,長者受虐事件從2019年的1.7萬件,到去(2023)年已來到2.2萬件,等於5年下來增加將近3成,而且多數都是子女施暴。

衛福部保護司司長張秀鴛表示,「所有跟老人工作或是跟老人接觸的一般民眾,或相關的服務人員,如果都能夠有這樣的敏感度,我想及早通報和介入,應該可以降低不幸事件的發生機率。」

從通報案件中分析,長者遭到施暴的類型有4成是精神暴力,肢體暴力占3成3,其他則是跟蹤騷擾和遺棄。

專家指出,長者受虐案件增加有3大關鍵因素,包含小家庭占多數導致照顧者壓力大,以及家醜不敢外揚使社工難發現,最後則是世代觀念不同容易引發衝突,也容易引發長者受虐。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指出,「除了照顧者要有自我覺察的意識,長輩也要開始有一個觀念,就是怎麼樣開始對照顧者說謝謝,然後要更溫柔地對待照顧者,讓這樣自保的觀念開始在社會發展起來。」

家總呼籲,照顧者在進入照顧狀態前必須做好心理準備,萬一發現壓力過大,也要適時向外求援、喘口氣,才能讓照顧者和被照顧者雙方關係不再緊張。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