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MO報告:2023地表均溫新高 較工業化前高1.45°C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於瑞士當地時間19日,發表年度的全球氣象報告,指出2023年是有紀錄以來地表平均溫度最高的年份,比起工業化之前高出攝氏1.45度,接近2015年巴黎氣候會議設定的1.5度上限。聯合國強調,氣候問題已經達到紅色警戒程度,必須嚴肅面對。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的報告,2023年全球地表的平均溫度,比起工業化時代之前,高出攝氏1.45度,逼近2015年巴黎氣候會議設定的1.5度上限。
由於歐盟的哥白尼氣候變遷小組,3月初也曾提出觀測資料,認為2024年2月是連續第9個月、全球月平均溫度上升,因此主張2024的全球地表均溫,極有可能再創新高。
世界氣象組織科學家約翰甘迺迪指出,「溫室氣體在長期間拉高全球溫度,也拉高海洋水溫,導致冰層消失。海水表面溫度、南極海域冰層,凡此種種分別創下歷史新高與新低。」
聯合國對此表示,全球氣溫升高嚴重衝擊生態,甚至影響經濟民生,屢創高溫紀錄,使得地球面臨危急存亡的「紅色警戒」。
聯合國秘書長古提瑞斯表示,「全球氣溫升高導致數千人死亡,數百萬人流離失所,農作物歉收與經濟蒙受重大損失,使得永續發展受到災難性的衝擊。」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的報告指出,在新冠病毒疫情之前,面臨食物極度短缺的人口數是1億4900萬人,到2023年底突破3億3300萬人,顯示氣候變遷引發糧食危機的嚴重性。
更不用說溫度上升讓地表冰層銳減,引發海平面與海水溫度上升,讓低窪地區面臨更多更嚴重的水患,以及其他地區的乾旱與頻繁的森林火災。
不過,氣象專家也認為,人類仍然有希望改善氣候變遷。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指出,包括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與水力發電,這些所謂再生能源的產能,2023年底的數據比起2022年高出50%,是未來必須加強推動的方向。
黃瑀喬/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