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成北約第32會員國 全民國防做好戰爭準備
隨著國歌放送,瑞典國旗在王儲、總理及一眾歐洲國家官員注目下,正式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總部揚起,全體人員用莊嚴又欣喜的氛圍,迎接第32個成員國加入行列。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表示,「兩年前俄羅斯總統蒲亭發動了全面戰爭,他想要減少北約成員,並把手伸向鄰國,他意圖摧毀作為主權國家的烏克蘭,但他失敗了。」
自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後,圍繞波羅的海的各國,國家安全備受威脅,瑞典隨即向北約提出入會申請,放棄長期以來的軍事「不結盟政策」,爭取加入「集體防禦」的一環。歷時2年與成員國來回協商,如今瑞典正式取得會籍,民間社會也開始謹慎備戰。
頂著寒冷天氣,生存專家塞普造訪鄰居家,但他今天並不是來作客,而是有重要任務。
生存專家賽普說:「藥局會關門,所以我準備了這一盒,裡面有我使用的藥,這至少要能撐1個月。」

食物、藥品一字排開,為了應對危急情況,瑞典政府建議民眾,家中至少準備10天的物資,尤其在這個長年寒冷的北方國家,所有細節都不能掉以輕心。
瑞典民防緊急應變局局長蔻妮茲卡說:「這是一本英文版手冊,叫作『如果危機或戰爭來臨』,這本冊子每個瑞典家庭都會分到一本。」
面對戰爭要如何抵抗,手冊裡一個字、一個字教導民眾。瑞典上一次參戰,還得追溯到1814年與挪威之間戰爭,而這兩年面對俄羅斯來勢洶洶,提高自保能力,幾乎是全民任務。
瑞典民眾蕾貝卡強調:「你得為危機做準備,我是指你得準備這些東西,並不一定是為了戰爭,而是確保每個人都有所防備,有考慮到許多的情況。」
來到位於首都東部的納卡市鎮,巨大防空洞準備妥當,裡頭包括最基本的設備,一旦警報響起,所有人都能進來躲避危險。

納卡市鎮安全負責人羅伯認為,「它可以保護我們免於爆裂物殘骸、爆炸和輻射,不是每個避難所都在地底下,也可能在房子裡、住宅裡或是工業廠房中。」
強大的軍事防禦輔以民防基礎,瑞典自冷戰時期,就發展出一套堅實的「總體防衛」生存模式,男女老幼都要知道怎麼防禦。
現在國安威脅加劇,政府預計逐漸提高國防預算,更重要的是,作為北約新成員,得加緊腳步學習與盟國團隊合作,抵禦威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