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明舉行碳費費率審議會 薛富盛:會衡量與國際接軌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環境部14日上午到立法院進行業務報告,針對外界關注徵收碳費的碳定價為何,部長薛富盛表示,明(15)日將舉行首次的碳費費率審議委員會會議,針對定價,環境部沒有預設立場,交由委員會決定;至於電價漲又要開徵碳費,薛富盛則表示,環境部不能只站在環境推動的考量,也要衡量跟國際接軌情況。
環境部明(2025)年開徵碳費,國內550家排碳大戶將為首波對象,針對要繳多少錢,環境部表示,已經公布碳費費率審議委員會名單,週五(15日)下午將召開首次會議,由委員會來決定費率;面對4月即將調整電價,決定費率時是否也納入考量,部長薛富盛表示,會通盤考量。
環境部長薛富盛:「環境部不能只站在環境推動的考量,我們會衡量整個台灣、以及跟國際接軌的情況。」
環境部估算,若碳費每噸收300元,溫室氣體管理基金規模將達400億元左右。薛富盛強調,新政策推動需要時間醞釀,也聽到業界對開徵有顧慮,因此碳定價會考慮業者的競爭力。
國民黨立委陳菁徽:「所有人都很關心它影響我們物價指數。」
環境部長薛富盛回應,「我們會納進去考量,讓廠商也有競爭力。」
針對歐盟2026年將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出口歐洲的商品要申報碳排放量、購買憑證,在國內繳交的碳費可抵減嗎?
環境部長薛富盛指出,「根據VCBAM的法條,只要你的國家有官方的憑證,繳的碳費他們就承認。」
而針對推動固體再生燃料SRF取代煤炭有助減碳,經濟部過去曾表示SRF為綠能,14日上午部長薛富盛定調,SRF不是綠能,已著手修法,要將產品分類,不適合的材料將剔除,從源頭管制;另外也會加嚴排放標準,申請案會再增加兩道關卡,除了書面審查也要實地現勘,檢視試車情況。
江采蓁/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