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自製5位元超導量子電腦 晉升世界領先行列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量子電腦因為有超越超級電腦的運算運算潛力,因此世界各國都陸續投入研發。而台灣的中研院團隊,突破量子晶片的製程和控制等各種難題,成功自製了5位元超導量子電腦,後續將提供給計畫合作者使用,並持續提高效能,和產學研界進行更多合作與開發。
利用稀釋製冷機,把環境的熱擾動因素降低才能操作晶片。
中研院和國科會資助的量子電腦計畫,有了重要突破,自製出5位元超導全系統量子電腦。
中研院物理所特聘研究員陳啟東說明,「一個是在晶片的製作,可以讓我們實際上去操作這些位元。那第二部分就是我們對整個控制系統、整個環境的了解,舉例國家的超級電腦,沒有辦法跟我們的量子電腦即時銜接,但它可以模擬到位元的一些運作,因此有助於演算法的開發。」
由於量子電腦具備比超級電腦更強大的運算潛力,因此全球相繼投入研發。
國內團隊能夠自製超導量子晶片、實際操作,也讓台灣加入世界少數能自製超導量子電腦的領先行列中,未來有機會利用它的強大算力來提升機器學習,應用在生醫、金融、交通或天氣觀測等領域。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指出,「5年80億少於國際,台灣事實上從來不是用預算比人家多在贏人家的,還有我們半導體產業的經驗跟人才跟技術也是都會進來。」
總統蔡英文強調,「藉由量子通訊加密可以強化資安傳播的安全性,強大的運算能力也將對AI 金融、生醫等領域,那麼未來中研院將以南部院區作為我們國家級量子科研基地。」
不過量子電腦科技雖然持續進步,但目前距離一般民生使用還有距離。
中研院指出,5位元超導量子電腦會先提供給計畫合作者使用,後續會持續研究,如何解決晶片製程問題、提升效能,並和產學研界開發多位元、高性能的量子電腦。
洪詩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