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雲縣府合作氣象署降災損風險 供在地農業氣象及預警服務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了提供更完整氣象資訊,雲縣府與中央氣象署簽署氣象觀測作業、氣象資料在地化加值應用合作備忘錄,能提供當地農業氣象等服務,來優化數位農業行動平台,農漁民能藉著預警機制防災、提前因應,以降低農漁產品價格波動雨災損風險。

近期寒流一波接著一波,雲林沿海地區也有傳出虱目魚受寒害暴斃情況,為了要讓農漁民更能掌握氣象預警,雲縣府與中央氣象署簽署氣象觀測作業合作,要將氣象資料在地化應用在數位農業行動平台。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我們雲林縣的數位農業平台,建置到目前為止,我們需要在這些氣候還有氣象方面的資訊再加進來,讓我們在第一時間裡面,所有的鄉親透過手機上面的App掌握。」

雲縣府表示,雲林是農業大縣,但這幾年來包括旱災、雨災都造成雲林農漁業不小影響,現在若能有中央氣象署提供專業氣象、氣候及海象資料,協助在地做預警機制,就能幫助農漁民防、減災提早因應。

中央氣象署署長程家平認為,「怎麼樣讓氣象資訊能夠真正協助雲林縣政府相關發展,不僅僅是在過去,可能比較傳統是防災,可是在未來,因為我們面對氣候變遷的威脅,特別是雲林,是一個農業大縣,怎麼樣應用氣象的資訊,提出相關的預警很重要。」

中央氣象署就說,雙方合作將在明(2024)年3月啟用,會將雲林過去歷史氣象資訊,建置在雲林數位農業行動平台,以農業氣象預警模組,讓農漁民只要透過App查詢,就能即時看見預警強化農漁事種植、養殖,以減少天災所帶來損失。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