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無卡分期詐騙案偵結 學聯會盼教育部協助求償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10月底在多所大專院校爆發的無卡分期詐騙案件,有超過百名學生受害、詐騙金額超過千萬,台中地檢署檢方今(13)日宣布全案偵結,將林姓被告等3人依加重詐欺等罪嫌提起公訴,並請法院從重量刑。學聯會也出面呼籲教育部及各校後續能協助學生求償、提供相關法律諮詢。
檢警逮捕詐欺主嫌及下線到案,10月底爆出的百名大學生遭無卡分期詐騙案,共計有16所大學、113人受害,詐騙金額超過千萬,台中地檢署13日宣布偵結,將林姓被告等3人依組織犯罪條例、加重詐欺等罪提起公訴。
台中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詹常輝表示,「請法院從重量刑,聲請宣告沒收被告三人之犯罪所得共計新台幣974萬餘元及林姓被告之單獨犯罪所得273萬餘元。」
招牌寫著免卡分期,店家宣稱申辦無卡分期買手機等3C產品可現賺5千,還可出售產品分紅,以老鼠會模式上線帶下線,讓學生簽下5至10萬不等的分期契約,結果商品沒拿到還被融資公司討債。如今嫌犯遭起訴,學聯會呼籲教育部及各校協助學生後續求償。
台灣學生聯合會副秘書長黃亭偉指出,「比較大的團體官司希望教育部或學校有跨校的平台,去統整各間學校的狀況,協助大家去整理案情再去統一做相關的官司過程。」
律師李茂增透露,「檢察官已經扣得被告的財產約有1千2百多萬,被害人可以在刑事案件中提出附帶民事賠償,請法院依照所扣得的財產來賠償這些被害人損失。」
律師分析,由於檢方已扣得被告財產,學生討回受騙金額的機率較高,教育部也表示已請各大專校院對個案追蹤協處,並加強反詐騙教育宣導。
李怡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