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大林蒲遷村經費 政院核定800億元【更新】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高雄大林蒲遷村安置計劃從2016年至今,已爭論7年,政府和居民依然沒有共識,就算行政院在昨(4)日核定,遷村經費會從589億增加到800億,里民還是不為所動,認為政府要先說清楚增加經費的用途。市府回應,經費會用在提高地上物全新重建價格補償費、提高搬遷期間的房租津貼等項目。
遠方矗立上百根煙囪,被石化工廠包圍的高雄小港大林蒲,遷村安置計畫從2016年至今爭論了7年,行政院4日核定,經費從現有589億增加到800億。
當地里長認為,政府應該先說清楚增加的經費用在何處。
當地里長洪富賢認為,「不可以讓里民有負債,或是說不能讓里民負債揹太多,遷個村房子是縮水,我本來若有,我本來是蓋好20坪,去那邊只剩12坪能住。」
大林蒲人口多為中高齡長者,遷村若還得另外貸款購屋或建房,里長擔憂里民無力負擔;不只安置,遷村自救會透露政府不同意農地2坪換1坪,且有意將農地遷到大坪頂,也降低遷村意願。
大林蒲遷村自救會長黃琨育提到,「大坪頂那邊還有一支大煙囪,很大支的是焚化爐的那支,大林蒲是污染的西區,若說污染的西區農地把它遷去東區,那我還要遷個什麼?」
遷村計畫近年歷經4次公聽會,期間里民也發起過不少陳抗,希望無痛遷村;面對里民訴求,市府5日下午開記者會表示,增加經費主要用在提高地上物全新重建價格補償費、提高搬遷期間房租津貼等部分,將增加210億。
高雄市長陳其邁說:「基準日前興建的房屋,112年也就是今年,我們來訂定這個價格來從優補償,因為它會隨著物價的上漲來調整。」
高市府承諾不會增加居民負擔,同時釋出2000戶社宅供無自有住宅者申請,接下來也會啟動遷村方案選擇調查一對一說明計畫,讓居民選擇符合自身需求的方案。
黃瑀喬/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