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核後端基金重估高45億 規劃設立「地下實驗室」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核電廠除役與核廢料處理都需要核後端基金支應,經台電最新評估需要4774億元,較上次估算高出45億。不過台電回應,經費都還在審查當中,數字仍有待確認,而台電也正在著手規劃高放射性核廢料最終處置的地下實驗室,預估經費也要百億。
總統大選時間逼近,各參選人能源政策持續受到檢視,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近日拋出2030能源占比核能要占1成,不過經濟部表示,實務上要面臨的挑戰很大,非核家園的主張沒有改變。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表示,「核能的廢料處理面臨相當大的複雜性,以及需要去解決的挑戰非常大。那另外一個部分是,民意對於核能的使用,事實上也有很大的疑慮,非核家園推動的工作以及目標是沒有改變。」
經濟部上午赴立法院,報告113年度預算案編列情形,其中用來處理核電廠除役和核廢料處理的核後端基金,經過台電最新評估需要4774億元,主要是因為通膨,因此比之前多了45億元,主管核能事業部的台電副總經理簡福添表示,經費都還在審查當中,不便透露,不過其中最大的支出項目高端最終處置,高達約1200億元,預計規劃的地下實驗室經費也要百億。
簡福添指出,「目前為止在地下實驗室的規劃,我們是有放在原來的計畫裡面,都有涵蓋在裡面了。因為全世界在做高放的最終處置,那他也應該去做一個地下實驗室的工作。」
高放射性廢棄物應該如何處理仍是國內一大難題,台電參考芬蘭、瑞典、法國、日本等國家的數據,著手規劃高放射性核廢料最終處置場,但這當中需要地下實驗室,來驗證當地地質等條件是否適合,要起步仍挑戰重重。
洪詩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