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環團:每5隻石虎1隻死於犬殺 週日上街「為野生動物而走」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保育團體指出國內遊蕩犬數量逼近16萬,不只威脅人車安全攻擊野生動物,也憂心狂犬病傳播。學者在記者會上指出,停止餵食遊蕩犬貓,是減少數量最經濟可行的方法,餵養行為看似有愛心但其實有害動物福利。本週日相關團體也將發起「為野生動物而走」的遊行。

根據救傷資料,過去30年對穿山甲威脅最大原本是獸鋏,現在已變成遊蕩犬。遊蕩犬通常會攻擊穿山甲的尾巴導致斷尾,使得穿山甲無法照顧寶寶。

數量瀕危的石虎,根據研究每5隻就有1隻死於犬殺,除了直接殺害,遊蕩犬貓也會和石虎競爭食物,威脅石虎棲息環境。

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秘書長陳美汀指出,「本來分布範圍就已經很小,就緊縮的動物來說的話,其實真的非常地危險,就是牠本來可以利用的棲地,貓跟狗侵入之後,牠其實就不太喜歡,或是不太能夠利用。」

遊蕩犬讓野生動物送入救傷單位的數量日益增加,學者指出,要減少控制遊蕩犬貓數量,最經濟可行的方法,不是TNR捕捉結紮放回,而是減少餵食,只要一餵食就會延長遊蕩犬貓壽命、增加生育率,也有獸醫認為,餵食遊蕩犬貓恐怕不是慈悲,而是殘酷。

台南大學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許皓捷說道,「禁止餵食是最有效又經濟的方法,不要餵食牠,在野外的環境之下,一般而言牠的壽命大概都是1到3年,可是你餵食的話就是會增加延長牠的壽命。」

台灣野生動物救傷與保育學會獸醫師蕭舜庭表示,「創傷或者是疾病交叉感染的問題,它其實讓流浪犬貓在野外,沒有動物福利之外,因為你的餵養,延長牠受苦的時間。」

針對目前政府打算推動試辦計畫,移置特定生態熱區的遊蕩犬貓,蠻野心足生態協會指出,試辦計畫內容現在不公開,無從檢視與監督,呼籲主管機關別閉門造車。

相關團體也將在本週日下午,舉行「為野生動物而走」遊行,強調犬貓有家,不該遊蕩。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