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台北河川汙染程度加重 環保局:因逢旱致自淨作用下降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審計部報告指出,台北市河川,包括淡水河、基隆河在內,從2017年到2021年水質汙染程度有嚴重趨勢。環保局回應因為2021年遭遇大旱,河川的基流量減少、自淨作用下降,因此影響水質。

卡努颱風帶來間歇性降雨,基隆河水位略有上升,滾滾黃水奔流。

有降雨河川基流量會提高,但如果遭遇乾旱,可能衝擊水質。

根據審計部審核報告指出,包括淡水河、基隆河、新店溪、景美溪,從2017年到2021年顯見河川污染指標RPI值上升,汙染有變嚴重的趨勢。

台北市環保局科長范姜仁茂表示,「2021年全台大旱,河川的自淨作用不足,汙染物比較不容易自然降解跟相關的稀釋擴散的影響。」

環保署指出水質受水量影響,極端氣候帶來強降雨、長乾旱,讓河川管理挑戰更高。目前更嚴密監控河川基流量減少時,對於飲用水水源的衝擊。

雖有監測到變化但都符合標準,接下來仍要透過分水工程來保障水質。

環保署水保處長顏旭明表示,「在現地處理設施,也請各市政府找出一些土地來,將部分的汙水能夠截流。」

台北市環保局表示,2022年雨量較為豐沛,淡水河系的汙染指標已降下,水質皆有改善。

根據環保署資料,2021年大乾旱,從北到南包括老街溪、新虎尾溪、北港溪與二仁溪,「嚴重汙染的河段」比前一年增加,研判受河川基流量減少影響。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