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撨摵共咱列入「核保護傘」 立委:凸顯臺美戰略
黃子杰 陳信隆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著反制中共的核武威脅,外交部長吳釗燮證實,臺美有講著「核保護傘」議題,立委認為,這對抵抗區域威脅有幫助,也會當凸顯台美戰略。目前美國提供「核保護傘」的對象,有日本、南韓、澳洲、紐西蘭、北約等國家。學者分析,「核保護傘」是共範圍掠闊、達到嚇驚效果,也是欲避免核武勢力閣再湠開。(這條新聞標題、導言是台語文。)
中共持續擴張核武,外交部長吳釗燮證實,已觸及台美核保護傘的議題,也就是台灣遭受核武攻擊,美方可動用核武反制,立委認為,台美戰略清晰越來越明顯,但也要凝聚全民共識。
民進黨立委 王定宇:「當美國思考把台灣納入核保護傘,事實上也就間接地承認,把台灣納入在傳統武力嚇阻的範圍內。當共軍武力犯台時,美國會動用傳統武力來阻止這樣的行為。」
民眾黨立委 邱臣遠:「包含總統跟這個外交部、國防部,以及相關的國安單位以及團隊,應該要就台灣人民總體利益為最高前提,來做一個妥適的規劃。」
美國評估,中共2035年恐擁有1500枚核彈頭,造成區域嚴重威脅,而核保護傘概念,即衝突爆發前,透過展現核武力量,迫使對手不敢貿然動用核武。目前提供核保護傘的國家,包括美、英、法等國,以美國為首保護的對象,像是日韓、澳洲、紐西蘭、北約等。
國防院國安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鍾志東:「他除了所謂的陸基,還有所謂的這種潛艦,還有所謂的這種空射。基本上就是陸海空這三種,那當然潛艦最有名,就是他所謂的核潛艦,帳面上嚇阻的這個力量。」
美韓4月發表"華盛頓宣言",若北韓發動攻擊,美韓將協同作戰,不排除使用核武,美核潛艦也將派駐南韓,是美國將南韓核保護傘文件化;此外,美國核動力航艦尼米茲號與日本在G7峰會聯合演訓,也在威嚇中俄,學者表示都是展現核保護傘的手段之一。
國防院國安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鍾志東:「將來台海發生衝突的時候,假如美國是要來介入所謂台海軍事衝突,核武絕對是中國可以最後,手上最後的一張王牌。」
台美不具正式外交、軍事同盟,鍾志東認為此時談核保護傘,可能言之過早;但學者蘇紫雲分析,核保護傘是延伸嚇阻,台灣已具備傳統兵力武器的嚇阻能力,未來若納入美方核嚇阻架構,有助提升安全保障。
陳稷安/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