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垃圾量攀升 環保局:推生質能中心試運轉
詹淑雲/桃園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桃園人口過去8年增加超過22萬人,垃圾量也攀升,有市議員紛紛提出垃圾減量、掩埋場退場轉型政策。環保局回應,除了推生熟廚餘全回收垃圾減量,觀音生質能中心試運轉,已著手消化掩埋場的垃圾,將逐步活化掩埋場用地。
民眾提著大包小包垃圾等待垃圾車到來,桃園人口過去8年增加超過22萬人,垃圾量隨之攀升,垃圾問題相當棘手,市議員紛紛提出垃圾減量、掩埋場退場轉型政策。
桃園市議員張肇良指出,「目前已經是從50年來創了歷史的新高,龍潭店子湖垃圾場 ,目前容納量大概超過100萬公噸,大家可以看到這垃圾,滿滿的垃圾。」
環保局則表示,桃園市前年垃圾量約48萬8000噸,去年推生熟廚餘全回收,垃圾量微幅下降至48萬噸,目前欣榮焚化爐約可分擔37萬噸的垃圾處理量,觀音生質能中心也在試運轉,也已著手消化各掩埋場的垃圾。
桃園市環保局一般廢棄物管理科長李美質指出,「生質中心厭氧系統主要是仰賴細菌上的培養,需要比較長的時間,目前還在試運轉中,總工程進度的部分目前是99.87%。」
不過有市議員質疑,部分垃圾量能由新用的觀音生質能中心與民營焚化爐來消化,不過生質能中心卻從去年3月試運轉至今,還沒正式運轉。環保局表示,觀音生質能中心仍待正式營運後,每年約就可處理22萬噸廢棄物,將會逐步活化掩埋場用地,去化時間約需8到10年,但仍不排除保留部分掩埋場,進行緊急調度使用。
李文馨/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