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壁壘調查使ECFA終止?陸委會指無直接關係
歐芸榕 莊志成/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中國商務部強調會依規定對台灣展開貿易壁壘調查,但外界關切是否為終止ECFA的前兆。行政院表示,相關單位都會有所準備。陸委會回應,貿易壁壘調查跟ECFA沒有直接關係,而且終止ECFA會造成雙方損失跟破壞兩岸關係。學者分析,兩岸貿易限制適度開放,有助產業競爭進步,至於一旦ECFA終止,學者評估國內產業已積極轉型,對台灣只是短空長多。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束珏婷表示,「就台灣地區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目前我們正在按照相關規定開展調查工作。」
中國對台展開2455項產品進口貿易壁壘調查,外界更關注,這是否會衝擊兩岸ECFA,成為終止協議的前兆。
行政院和陸委會強調,政府會有所準備,尤其陸委會主委邱太三19日向對岸喊話,終止ECFA將造成雙方損失,破壞兩岸關係。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表示,「如果終止ECFA,對兩岸都不好。目前在WTO的架構底下做貿易調查,我們行政院經貿辦公室、農委會、經濟部都會做好準備。」
陸委會副主委詹志宏提及,「這個案子我們跟主管機關的了解是,跟ECFA沒有直接的關係,兩岸之間的貿易、投資等,這個一向是互蒙其利。」
學者分析,貿易壁壘原先是要防止中國以低價策略進口商品到台灣,但台灣產業升級已明顯進步,適度開放雖然會有衝擊,但也有助產業競爭,因此若終止ECFA,台灣未來可能短空長多。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指出,「如果ECFA終止,對台灣可能是一個短空長多的格局,發展更有優勢的最終產品,不是都是集中在這種很容易面對競爭的中上游產業。如果中斷的話,短期當然就會有衝擊,但是長期對台灣的產業健康來講,不見得是一個不好的事情。」
學者表示,ECFA促使產業資源集中在四大產業石化、紡織、機械、汽車,主因是有免關稅可以降低成本,但對於台灣經濟結構不一定健康,呼籲傳統產業開始規劃可能變局,往智慧物聯網(AIoT)、資安等軟體領域邁進。
李文馨/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