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至7天教召將比照新制 採戰術位置編成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國防部強化後備戰力,去年推動新制教召,今年針對舊制5到7天教召做出改革,宣布從第3季開始,比照新制教召,採取「戰術位置」編成報到,加嚴訓練,從營區改到營區外,以貼近實戰化的方式做訓練,適應戰時各種景況,學者分析,有效反制共軍空降突襲。
中共持續升高兩岸緊張局勢,國防部15日偵獲共機8架次,其中有3架次逾越海峽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西南空域,共艦5艘次,國軍嚴密監控應處,應對共軍威脅,後備部隊負責城鄉守備,國防強化後備戰力,祭出一連串改革,去年推動新制教召,成效良好,今年則針對舊制5到7天教召,宣布從第3季開始,比照新制教召,採取戰術位置編成報到。
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表示,「支援性質的後備戰力,進行5到7天,但是也將在今年第3季,採取戰術編成的方式,進入戰鬥位置,接受實戰化的訓練,那可以提升我們在後備戰力的縱深。」
今年仍有9萬6千人接受舊制教召,人數比2萬2千人的新制教召還多,立委指出,舊制教召的人員也要到戰術位置報到訓練,從營區改到營區外,以貼近實戰化的方式,提升訓練強度,適應戰時各種景況,學者分析,有助後備部隊更快速投入戰場,有效反制共軍空降突襲。
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指出,「形成戰鬥力編組的速度可以加快,可以更快的投入戰場,也就是城鄉守備,射擊的訓練會比照由目前的12小時,可能增加到新制的28小時,然後步槍彈的射擊,也會由21發調整為45發。」
蘇紫雲指出,後備教召訓練將從戰鬥層面提高到戰術、戰略層面,不過,目前新舊教召時間不一,外界擔憂引發不公平,立委許智傑表示,依照部隊任務特性不同,14天教召是一梯次教召就算二次的召集,不會有不公平的原則。
李文馨/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