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鎳礦開採爭議 與農民爭地並釀污染

印尼是電動車電池原材料「鎳」的最大生產國,讓不少國內外礦產企業,都瞄準爭搶印尼豐富的鎳儲量。這股開採鎳礦的熱潮,卻發生與農民爭地,影響農民生計的情況,同時也引發了環境污染的問題。

手上拿著開山刀,婦女們走到山頂的農場,守護她們的農園。因為她們辛苦栽種的農作物,日前被無預警剷除,讓她們很錯愕。

印尼農民羅妮雅表示,「我不敢相信所有丁香樹都被清掉了,氣到在發抖,這是我們的收入來源,我們夢想著要送孩子去上大學。當我們到山頂發現所有樹都不見時,感覺很崩潰。」

印尼東南部蘇拉威西地區的瓦沃尼島,過去是黑冠獼猴、蘇拉威西塚雉跟眼鏡猴的家園。但因為島上蘊藏豐富的鎳礦,吸引印尼鎳礦企業PT GKP前往,在申請到2張總面積達到1800公頃的開採許可證後,進行開採作業。

為了擴大開採面積,鎳礦企業不斷與當地居民接觸,討論賣地事宜。但當地許多農民靠著生產的農作物維生,在不願賣地下引發示威、騷亂甚至武裝對峙。

去(2022)年就有居民阻擋採礦人員的車輛,還縱火焚燒重型機器,並拘禁礦工長達12個小時,導致部分抗議人士遭到拘留。 37歲的椰子農哈斯托馬就因此被拘留45天,之後家裡的2公頃土地還被強徵。

哈斯托馬認為,「如果我保持沉默,我們的未來和我們孩子的未來,就會被毀掉。因為我們住的地方會被摧毀,我們就會被迫搬走。」

對此,印尼鎳礦企業PT GKP、印尼能源和礦產資源部,以及當地能源機構都不願回應。

儘管印尼政府曾在2018年頒布總統令,承認農民對他們所使用的國土擁有權利;法院也多次引用2007年保護沿海地區跟瓦沃尼島的法律,做出不利於礦業投資的裁決。

但印尼政府為了吸引外資,常常在未查明土地所有權下,單方面發放開採許可證後,才發現土地上有農民正在耕種。這樣的土地糾紛,讓居民不得不武裝起來巡視、保護自己的農地;卻也因此疲於奔波,而無法進行農事。

除了與農民爭地,開採鎳礦也引發嚴重的環境污染。被鎳礦污染的土壤,在雨水的沖刷下進入水中,讓沿岸的水域水質通通變成了橘紅色。

當地居民谷圖爾指出,「這都是採礦害的,老實說這是開採問題。過去沒有礦山的時候,水域不是這樣的,它很清澈,我們可以洗澡和釣魚,現在不能了。」

不過,也並非所有在地居民都反對開採鎳礦。有部分民眾就因為在冶煉廠附近擺設小攤位做起小生意,增加收入後,有能力置產買房跟田地。

印尼總統佐科威日前曾表示,當局會繼續朝成為發達國家的目標邁進。但多數農民依舊拒絕向工業化低頭,也讓農民被迫捍衛自己的土地,否則可能永遠失去這些土地。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