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鐵地下化挖出19處歷史遺構 工程延宕1年以上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正在進行中的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挖出大量歷史遺構,包括清朝大北門城垣遺跡、人骨、糖間遺構等等。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及交通部長王國材今(13)日上午前往考察,交通部鐵道局南工處坦言,的確挖出19處遺構,正積極處理中,原定明年底完工的期程,確定至少將延後1年以上的時間。
考古人員在南鐵地下化的工程現場,仔細的整理挖出來的遺構。南鐵地下化工程歷經居民拒拆爭議之後,工程一開挖,又陸續挖出19處歷史遺構。
庶古文創考古事業處專案經理宋韻如表示,「我們這邊可以初步證明,如果橘紅色地層基本上糖漏,所以我們相較之下,可以跟府志歷史文獻對照,確實這邊以前就是跟府志紀載一樣,就是製糖的工廠。」
鐵道局南工處委託的考古人員,正在現場積極的開挖遺構,只是台南府城地下的先民遺構,層層堆疊,工程至少得下挖15公尺,到底還會有哪些遺構文物會出土,還很難估算。
時代力量立法委員陳椒華指出,「這個遺構已經發現了,但是其實只剩下大約只有5處,還沒有完全移走,但是在這個移走是不是合乎文資法,還有這些古物是不是已經確認是要保存的古物,到目前是知道還沒有。」
挖出的遺構,還得經過文資單位的鑑定,再研究是否具有保存價值,以及往後保留的方式。南鐵地下化原定2024年底完工通車的時程,確定至少得延宕1年以上。
交通部長王國材說明,「遺構的保留,我們當成第一優先,在這剩下的4處的這些遺構裡面,還有些在做調查,但是我們還是遵照文資的保存的規範裡面來進行。」
鐵道局強調,針對未來的保存都會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的相關法令辦理,至於工期延宕也只能接受。
陳祖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