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企業個資外洩頻傳 國發會祭措施防堵
薛宜家 吳嘉堡/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近期民間企業陸續傳出有個資外洩的情況,而國發會在行政院會進行專案報告,計畫要經由跨部會聯繫輔導業者,提高個資外洩事件裁罰金額,以及設立獨立機關來專責處理。
在北市信義區有2家百貨的本土零售業者微風集團,2月中旬遭駭得手集團資料庫,包括顧客個資、企業供應商全外洩,近期民間企業頻傳個資外洩,但卻不在資安法 範疇,國發會提出防止非公務機關個資外洩精進措施,將督促各部會落實監管所轄事業的個資保護,加強會議聯繫,也計畫提高個資法相關罰則,參考國外經驗提高裁罰額度。另外,朝設立個資保護獨立專責監督機關努力。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表示,「如果這個資安法的部分,也評估完成的話應該是一起送出,包括其他各部會所掌管的個法,如果跟資安,跟個資保護的罰則有關,也要同步調整。」
回顧近期多起個資外洩事件,iRent因40萬多筆個資外洩,遭公路總局依違反個資法開罰20萬元,桃園市政府也開罰9萬元,格上租車被民代揭露,會員訂單資料可以在app上被查詢列,遭開罰10萬元並限期改善。至於微風資料庫遭駭事件,經濟部已經展開調查,數位部也表態會介入了解。
學者分析,提高裁罰額度,確實會提升企業維護資安的意識,關鍵是執法要積極。
台科大教授查士朝表示,「從歷代來講,就是你其實個資外洩去罰款,到最後法院判賠的那個金額,其實相對來講,都遠小於兩億的這個數值。所以一般會變成說,你在落實上面其實是有困難。」
資安學者也建議,先進國家對於民眾個資的保護,還包括要求適當揭露處理資料的方式,讓使用者可以選擇,資料是否要被自動化處理,但目前我國缺乏相關機制,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李文馨/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