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牡蠣殼蚵串堆路上 入夜視線差駕駛險撞上

雲林沿海地區養殖牡蠣盛行,但蚵農為方便出海放養,將蚵串堆置在海堤防汛道路旁,近期有民眾反映入夜後行駛在台西鄉防汛道路,差點因視線不良撞上,對此雲縣府環保局則表示,會先勸導蚵農將牡蠣殼移至暫置場,以免影響交通與造成環境汙染被開罰。

台西防汛道路放置了一堆又一堆的牡蠣殼,都是蚵農清理後經打洞,用繩子綁成蚵串,準備送到近海區蚵棚放養,但近期有民眾反映,晚上防汛道路光源不足,恐怕會因此而發生意外。牡蠣殼都是蚵農清理後經打洞,用繩子綁成蚵串,準備送到近海區蚵棚放養,但近期有民眾反映,晚上防汛道路光源不足,恐怕會因此而發生意外。

雲林民眾說道,「就是怕會讓人家發生車禍事故,這些都一定會的啦,當地民眾他放得很旁邊,這裡晚上也很少人出入很少人,他們也有收整齊,也沒有亂亂的。」

當地民眾表示,為了方便放養有的養殖戶已經習慣就近堆置在堤防道路,再加上住家空間有限希望用路人體諒,但對此雲縣府環保局則表示,會先進行勸導養殖戶,移往縣內設置的暫置場。

雲林縣環保局副局長黃富義表示,「可以把牡蠣殼、文蛤殼移置我們在台西跟口湖設置的兩座暫置場,避免影響到道路交通安全,另外在馬路旁堆置這些廢棄文蛤殼、牡蠣殼,同時也會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第27條相關規定。」

環保局表示,在路邊堆置牡蠣殼,不僅可能危及行車安全,也容易造成環境汙染,雲縣府從2020年,就在台西防汛道路旁有設「文蛤殼暫置場」,希望蚵農將蚵串運至暫置場寄放,以免造成交通意外。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