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總統大選投票首輪登場 領先3人皆視中國為威脅

近年和台灣關係密切的捷克,在13日舉行總統大選,目前主要領先候選人包括前總理、捷克富豪巴比斯,還有前北約將軍帕維爾,以及經濟學者涅魯多娃,他們都把中國視為威脅,但他們的支持率都沒有過半,預期會在1月底進行第2輪投票。

13日一早,捷克總統大選民調領先者,在2017到2021年擔任捷克總理,同時也是富豪的68歲巴比斯,曾擔任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68歲的帕維爾,以及這次8名候選人當中,唯一的女性,44歲經濟學教授涅魯多娃,都前往投票所投票。

巴比斯表示,「我將說服政府開始協助人民處理電價的議題,這在其他事情中是個大麻煩。」

涅魯多娃則說:「對我而言,已經是成功了,因為之前沒有女性參選過總統。」

涅魯多娃形象清新,獲得捷克執政聯盟推薦角逐總統,原本民調領先,但爆出擔任大學校長期間研究涉及抄襲,聲勢下滑,但仍獲年輕族群青睞。至於巴比斯本週有關涉及貪污的案件獲判無罪,聲勢看漲。而帕維爾將軍的角色,在烏俄戰爭的大環境下,也讓他獲得許多支持者,但他早年共產黨員的歷史也成為被攻擊的焦點。而這3人立場都傾向歐盟,也都把中國視為威脅。

一名捷克選民認為,「無論他或她當總統,都該體察民意,值得信賴,不說謊而且公正,絕不能受政黨的影響。」

也有捷克選民表示,「我認為總統應該團結人民,鼓舞人心,勇於負責,也要體察每個人民的需求,也要支持自由。」

根據捷克憲法,總統任期5年,可連任一次,有權批准總理人選,並任命中央銀行董事會成員與憲法法院法官,除此之外,總統沒實權,國家實際由總理領導的政府管理。目前的總統齊曼,是捷克首位全民直選的總統,但10年間他多次逾越總統職權,參與政治事務,且立場也傾向中俄兩國,引發諸多批評。選前這3位民調領先者的支持率,都不到3成,將由首輪投票的前兩名候選人,進入1月27跟28日的第2輪決選。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