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公布,去(2022)年詐騙手法前3名,分別是假網路拍賣、假投資,及解除分期付款。根據警方統計,詐騙案件甚至有逐年上升趨勢,從去年來看多達近3萬件。有立委就擔心,農曆春節將至,到時候詐騙行為也會越來越多,於是今(13)日召開記者會,邀集跨部會到場,說明詐騙的防制措施。
電商平台個資外洩,詐騙集團趁機盜用,假冒客服行騙。加入LINE投資群組,掉進詐騙圈套,跑到臨櫃匯款緊急被擋下。
詐騙花樣百百種,尤其農曆春節將近,有立委就擔心,將迎來詐騙高峰期。
民進黨立委陳亭妃表示,「一個(跨部會)平台,一支電話讓他可以詢問。我並不是報案,而是我詢問說,我現在接到的電話,這個到底是什麼狀況。」
詐騙案件逐年增加。警方獲報,從107年2萬3470件,去年上升到2萬9702件。電信及網路詐騙,比例就過半,
像是政府機關,一有補助措施,詐騙簡訊也隨之而來。
數發部數位產業署平台經濟組長許福添說明,「只要我們認明後面有『.gov.tw』,這就是政府的網址。就不會說是類似像之前發6000塊,有這樣一個訊息。」
圍堵詐騙,除了要民眾多加求證,也有賴跨部會合作。
數發部透過AI辨識過濾可疑電話,輔導電商強化資安防護、設立二次驗證機制;只要民眾辦理境外匯款,金管會就會多加查核。NCC也用關鍵字大數據,攔下可疑簡訊。
但隨著網路普及,司法機關也坦言,事後查緝有難度。
調查局經濟犯罪防制處調查專員洪三貴指出,「他現在的詐騙,其實改成用網路了。那網路就產生一個問題,因為過去我們電話,我們調閱很容易;可是現在變成你用LINE詐騙的時候,因為LINE公司事實上是跨國公司,造成執法機關去要調閱上的困難。」
詐騙集團改從虛擬世界下手,就是看準執法機關難追查。內政部13日更公布去年詐騙手法前3名,假網路拍賣最大宗,再來是假投資,及解除分期付款,提醒民眾多加留意,避免淪為詐騙肥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