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軟體常見4大詐騙招數 警方籲可疑連結勿亂點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隨著網路普及,像是LINE這類的通訊軟體,出現越來越多不法集團用於犯罪。根據民間單位調查,去(2022)年就偵測到1.4萬的可疑連結,除了假投資外,通訊軟體也有了多種新型態詐騙,尤其以LINE輔助認證和Google表單詐騙最常見,而AI科技發展也越趨成熟,有資安專家也擔心,新科技遭濫用,衍生資安及網路犯罪疑慮。
社群跳通知,拜託幫個忙,協助輔助認證。夾帶連結點開,手機、密碼、驗證碼,填完不過幾分鐘,卻跟帳戶說掰掰。
刑事局預防科警務正顏銘寬指出,「 (受害民眾)隨即發現,他無法使用他原來的LINE。不法詐騙集團利用這個時候,立即用你的名義,向你的LINE的親朋好友行使詐騙行為,說他發生什麼重大事故,急需用錢、借錢。」
詐騙連結狂轟炸,小心帳號被盜,再也救不回。從民間調查來看,光是去年就偵測出高達1.4萬個可疑連結。
通訊軟體4大新興詐騙招數:假冒LINE輔助認證、Google表單詐騙、中獎詐騙以及貼圖詐騙。
「他要的就是個人的個資,千萬不要貪小便宜,可以獲取免費貼圖,你就轉傳。」網路帶來便利,也讓通訊軟體成了詐騙溫床,就連AI技術也被用來犯罪。
「哈囉你好,我們是理財調查小組。」接到投資電話,口氣親切,以為是真人推銷,誰也沒想到,這是機器人打來的詐騙電話。
「好的,那您先忙,我就先把加好友的簡訊發過去。」靠語氣、關鍵字判讀,做出相對回覆,從電話、簡訊到社群,把你一步步帶進詐騙陷阱,只見AI人工智能,發展越來越完備。
像是現在更出現ChatGPT,能聊天、寫程式,就擔心會引發資安疑慮。
資安公司總經理郭崇信表示,「如果你是AI,那個也是有很多知識,如果這個個資跟隱私,被AI全部把他彙整出來的話,那我可以做好事,也可以做壞事。」
萬一生成式AI工具,遭到駭客和不法組織利用,恐怕加速新型詐騙萌芽,人工智能就像把雙面刃,縱使替生活帶來許多便利,但資安與網路犯罪問題,也不得忽視。
陳祖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