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雨林保育豹貓 英退伍軍人揮別戰爭創傷

許多人透過養寵物來療癒心靈,英國一名退伍軍人則深入熱帶雨林與美洲豹貓作伴,透過動物保育逐漸走出戰爭創傷。這些過程也被紀錄片《野貓》拍下來,鼓勵更多人勇敢揮別陰霾。

紀錄片裡小動物活潑好動,一點都不怕生地享受人類的懷抱。這是哈利特納和美洲豹貓相處的過程。

曾是職業軍人的他,18歲時駐派阿富汗前線,長期飽受憂鬱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所苦,卻在前往祕魯亞馬遜雨林後,症狀有所好轉。 

哈利特納說:「如果不是這些虎貓,坦白說我不知道現在自己會如何。所以很感謝牠們出現在我生命中,我會一輩子愛護牠們。」

美洲豹貓又稱作虎貓,因為毛皮美麗,長期遭大量捕殺而面臨生存危機。

哈利的女友薩曼莎所屬的保育團體,就是專門照顧虎貓。原本薩曼莎是為了喚起更多人關注動物保育,才會拍攝虎貓成長過程,沒想到後來由紀錄片團隊接手,不僅拍攝虎貓,也把哈利、薩曼莎和虎貓們的生活記錄下來。

薩曼莎表示,「直到跟他們(紀錄片團隊)相處6個月後,我們收養了第2隻虎貓基努。我們就想說,好吧,我們要確實記錄,做成一支專門的紀錄片。當然,當時根本不會想到,有多少人會看到這支紀錄片並被影響。」

紀錄片由哈利和虎貓可汗玩耍的場景作為開場,但隨即切換為鬱悶的場面。可汗因意外過世,而哈利一蹶不振,直到另一隻虎貓基努出現,他才再次露出微笑。

哈利特納說:「他們很感激我能夠自願出鏡,把憂鬱的一面展現出來。這些面向,通常許多影片都不會真實呈現,而我認為只要誠實以對就能做好。」

除了藉由紀錄片鼓勵其他病患,哈利還打算建立機構幫助退伍軍人克服創傷和憂鬱。

亞馬遜影音則為這支紀錄片投入了2000萬美元的資金;薩曼莎得以藉此成立虎貓保育專案;而哈利創立的慈善基金會,也打算在厄瓜多購置雨林土地,用在科學研究和動物保育,為療癒他人生的朋友虎貓盡一份心力。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