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無預警調高公債殖利率 日央行稱非升息

日本央行20日無預警調高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限,從0.25%調高到0.5%左右,帶動日圓升幅3.9%,約131日圓兌1美元左右。市場普遍認為,形同實質升息,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劇震。21日日經指數,仍舊是震盪走低,收盤跌180點。不過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20日強調,提高公債殖利率上限,是為改善市場機能,否認升息。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說:「首先通過改善市場功能,這項措施旨在確保從收益率曲線,控制貨幣寬鬆政策的效果,在企業和金融部門更順利地傳播,這不是升息。」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20日週二下午舉行記者會,強調提高10年公債殖利率上限,目的是改善市場機能,否認升息。不過仍被市場視為「實質上升息」,日經指數21日收盤,持續下挫,震盪走低,收盤跌180點。 而日圓兌美元匯率,也持續走強,升幅3.9%。

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表示,「先前這個日圓貶值,其實讓台灣出口性質跟日本比較相近,譬如說像機械業,遭受到比較大的一個壓力,那現在日圓開始恢復軌道的話,反而可以讓我們一些相關的業者,他的壓力可以獲得一些舒緩。」

學者強調,日本通膨已來到3%以上,是成本推升的「非良性」通膨。台灣匯率相對穩定,日本央行這波升息,對台影響較小。但日本央行閃電出手,也在年底增添市場不安感,尤其經濟部公布11月外銷訂單,年減23.4%連三黑,全年恐怕陷入負成長。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指出,「2023年全球經濟衰退,只有我們台灣的政府最勇、刀槍不入,說明年多好多好,我看起來GDP還要往下修正,目前還是預估得太高。」

受全球經濟不景氣大環境影響,明(2023)年經濟成長率,恐不保三。

財經專家謝金河表示,全球升息循環洪流,就連日本也無法敵擋,若未來日圓繼續升,國際資金就會開始挪移,明年亞洲經濟,恐出現新巨變。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