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製造的雲峰巡弋飛彈 傳會當拍到北京

中科院研發的雲峰高空超音速飛彈,往過予人當做是軍事機密。毋過,前中科院長龔家政,頭一改佇回憶錄內面講著,雲峰飛彈佇前總統李登輝時代開始,前總統陳水扁時期完成戰術測評,射程會當超過1000公里,直接拍著北京。學者蘇紫雲認為,國軍可能已經部署雲峰飛彈,用來攻擊地面的目標。

兩岸維持對峙僵局,中共近期幾乎天天擾台,國防部14號發布,共軍出動11架次共機、7艘共艦,在台海周邊襲擾,國軍則用戰機、軍艦、岸置飛彈嚴密監控共軍動態。

為了強化自我防衛能力,中科院積極研發試射各類型飛彈,其中,速度可達3馬赫以上,射程傳出超過1000公里,可以直攻北京的「雲峰飛彈」,過去被視為軍中機密,前中科院長龔家政日前首度在回憶錄證實,「雲峰」高空超音速巡弋飛彈在前總統李登輝時期建案,前總統陳水扁時期完成戰術測評。

前雄三飛彈總工程師張誠表示,「戰術上比較需要的,我們是需要500公里、1000公里這種遠程打擊飛彈,但是2000公里有什麼意義在?就是戰略嚇阻,我如果打得準的話,如果你在2000公里這邊,你要對我產生任何的威脅時候,我可以嚇阻你不要發動戰爭。」

龔家政透露,第一次試射成功後,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長楊甦棣曾表示不被允許,針對雲峰飛彈被曝光性能、射程、不容易被攔截、具有嚇阻效果,國防部跟中科院口徑一致,表示對於龔家政的個人言論不評論,而外界關切雲峰飛彈在台海作戰的重要性,張誠認為,戰略價值大於戰術價值。

國防院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表示,「近年中科院有很多的試射,所以就可以推估他們在改良這個雲峰系列一些性能,特別是助推器,就是用太空火箭的方法,就是來測試助推器可以飛多高,這些雲峰系列飛彈或是雄風2E型的飛彈,不會攻擊這種民生目標或城市目標。」

蘇紫雲分析,國軍可能已經部署雲峰飛彈,從立法院預算公開書到中科院近年試射,推估改良相關性能,對於射程涵蓋北京,蘇紫雲認為,雲峰將用於打擊地面目標,像是機場、部隊集結點,遲緩共軍發動第一擊。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