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蛤暴斃全鄉損失若逾5% 雲縣府盼中央啟動天然災害救助
王威雄 / 雲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南和雲林台西鄉近期陸續發生文蛤暴斃,有的養殖池全軍覆沒,當地養殖戶無奈表示,損失超過數百萬元。12日上午,雲縣府會同水試所等相關單位前往會勘,目前農業處已啟動雲林沿海四鄉鎮會勘,若全鄉損失超過5%,希望中央能啟動天然災害現金救助機制,彌補養殖戶損失。
養殖戶採收池中的文蛤,但仔細一看籃子內的文蛤,幾乎全部暴斃死亡,文蛤空殼集中堆成一座小山。這位雲林台西養殖戶表示,養殖的4.5公頃文蛤池,近期損失超過800萬元。
台西養殖戶林先生說:「這損失就好幾百萬,這邊就4.5甲,到現在要採收,成本都要好幾百萬,而且這些都賣800、900萬。」
最近台南和雲林台西許多養殖戶,文蛤大量暴斃,甚至連一些收成都不剩。12日上午,雲縣府會同水試所等相關單位前往會勘,推測是因為氣候異常高溫,與養殖戶持續投料,造成底土惡化有關係。
台西水試所副研究員周昱翰指出,「因為氣候的影響,加上一般11月、12月的話,是冬季最成長的時候,所以這些養殖戶會下料。可能是因為這樣,引起土質惡化而死掉。」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了解現在實際的狀況、損失的程度如何。那我們希望全鄉損失5%以上,以現在的這個情況,大概已經超過了;再來我們每一個魚池進行會勘,損失2成以上,我們希望中央就能夠啟動天然災害的現金救助。」
雲林沿海四鄉鎮養殖文蛤面積有3000公頃,雲縣府表示,已全面啟動會勘;另外,針對如何引海水混合維持鹽分、排水、清淤等系統,也會做通盤檢討,協助養殖戶避免因極端氣候,造成大量文蛤暴斃而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