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榮創龐貝氏症治療先例 酵素治療提高存活率
賴淑敏 吳嘉堡/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治療罕病又有重大突破。台北榮總醫療團隊,14年前成立新生兒「龐貝氏症」篩檢團隊,共篩檢140多萬名新生兒,其中有36位確診,讓龐貝氏病童平均在9.75天就開始接受酵素治療,大大提高存活率,而這項研究成果日前已被刊登在國際知名醫學期刊。
在加油聲中國小三年級的棠棠在游泳比賽中獲得冠軍,事實上棠棠一出生就確診為罕見疾病「龐貝氏症」,必須靠施打葡萄糖苷酵素才能活命,9年來媽媽帶著棠棠每週往返台南和台北做治療,現在的棠棠跟一般孩子一樣生活,讓媽媽很欣慰。
龐貝氏症孩童棠棠的母親說道,「小三的年紀可以算到小四小五的數學這樣,所以其實他們的學習能力是跟一般的孩子是一樣的。」
台北榮總醫療團隊表示,龐貝氏症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神經肌肉疾病,因為體內酸性葡萄糖苷酵素基因發生突變,無法分解肝醣導致肌肉受損,也影響心臟功能。若新生兒不治療,會在1歲前死亡,因此醫療團隊首創全球先例,建立新生兒採檢體系,讓龐貝氏病童平均在9.75天就能開始接受酵素治療,大大提高存活率。
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牛道明指出,「在國外發覺說,他們藥物治療效果怎麼很多病人可能到最後還是是要坐輪椅,就沒辦法站,甚至有些沒辦法坐,他們怎麼會這麼差,其實關鍵點是治療太晚了。」
台北榮總強調,龐貝氏症患者越早治療預後越好,2008年成立新生兒龐貝氏症篩檢以來,總共篩檢了140多萬名新生兒,其中有36位新生兒確診且及時接受治療,目前這些病童都存活下來,也希望藉由此項醫療成果,提供其他國家治療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