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參議院外委會今(15)日通過《台灣政策法案》,接下來將送參院全院審議,部分象徵性條文也有所修正,外交部表示將持續關注法案的進度,並與美國國會保持溝通,深化台美夥伴關係。
美國參議院外委會,美國時間14日以17票贊成、5票反對,通過備受矚目的《台灣政策法案》,接下來將送交參院全院審議。這部法案被視為1979年以來最全面重整美國對台政策的法案,提案的參議院外委會主席梅南德茲認為,這可以強化對台灣的安全援助,加強對中國的威懾,也不改變美國對台政策。
美國參議員梅南德茲說道,「這並沒有改變我們既有對台灣的政策,但更加清楚的闡明了我們協助台灣的意願。」
外交部副發言人崔靜麟表示,「外交部將持續關注《台灣政策法案》的後續進展,並且將與美國國會以及行政部門維持緊密地溝通,期待在這本屆美國國會的有限會期中,能夠促成這項立法。」
先前白宮傳出對《台灣政策法案》的部分內容感到擔憂,幾位民主黨議員也投下反對票,因此象徵性條文有所調整,將駐美代表處更名及AIT處長任命須國會同意等改為建議性質,但賦予台灣非北約盟友地位及提供台灣軍事融資則沒有變動。
淡江戰略所副教授李大中指出,「所以目前來說它的版本是把一些地方,稍微用比較模糊的方法去處理它,但是這個整個立法過程目前才剛剛開始,因為也要看眾議院的版本如何。」
另外串連約30個國家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在華府舉行峰會並發布公報,強調各國與台灣的關係不是中國說了算,將推動增加與台灣國會議員互訪,捍衛台海和平,外交部對此表示誠摯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