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花蓮鯉魚潭大量圓吻鯝暴斃 影響遊客搭船意願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花蓮鯉魚潭最近出現大量魚群死亡,漂浮在水面上,附近居民表示死亡的魚是俗稱阿嬤魚的圓吻鯝(音同:固),並非在地原生種,可能因為無法適應水質,每年夏季遇到高溫就會死亡。

這裡是花蓮壽豐鄉的知名景點鯉魚潭,靠近湖邊就能發現許多暴斃的小魚被浪沖到岸上,湖面上一點一點白白的也是暴斃魚群,數量之多,讓遊客感到不舒服,間接影響搭船意願。

遊客吳小姐說:「如果有東西漂浮在那邊,就怕撞到或幹嘛的(經過有聞到臭臭的味道嗎?)有一點點。」

附近遊艇業者柯先生指出,「我們已經都帶(遊客)到底下要坐船了,結果遊客看到這個死魚,說不要,他就起來了,因為它有一個味道,那乾脆就不要坐好啦。」

在地民眾表示,死亡的魚是一種俗稱阿嬤魚的圓吻鯝,並非在地原生種,每年夏季只要遇上高溫或是水位降低,就會發生大規模暴斃,估計死亡數量已經超過萬隻。

縱谷管處鯉魚潭管理站主任蔡威平說明,「軒嵐諾颱風進來的時候,空氣中的氣壓比較低,那低的結果就是水中的氧氣會跑到空氣中,那水中的溶氧量也會比較低,那另外就是這段時間水位也是急遽的下降,水中的營養鹽會比較高。」

東華大學近年來也鯉魚潭監測水質,今年的確發現營養鹽較高,導致藻類增生形成水質優氧化,但其他魚類大多維持正常,只有圓吻鯝暴斃,縱管處表示會協助移除死亡魚隻,以免影響觀光。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