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情勢緊張,國防部調整兵役政策,明年做兵的名額增加,替代役名額減少,內政部役政署明年預算案,替代役的薪水預算是2億7千外萬,比今年減3億外,減超過一半,也得著朝野立委的支持。抑若陸軍明年編26億,買中型火砲、手槍等裝備,規定一年內愛買起來,通提升後備部隊的戰力。
兩岸局勢不穩定,面對中共加強對台文攻武嚇,國防部強化建軍備戰,明年將招募9萬5千名軍事訓練役男,比今年的7萬7600人,多了1萬7400人,不過,明年常備役員額增加,替代役員額相對減少,也反映在預算上,明年度預算案,替代役男薪給、服裝,與主副食費預算,都比今年大砍,超過一半。
役政署副署長沈哲芳表示,「人數這個調整 跟這個整個國家政策,兵役當然跟國防政策也有一些關聯。」
役政署表示,兵役員額會優先滿足國防需求,明年度預算案指出,替代役薪給預算2億7053萬6000元,比今年大幅減少3億1472萬4000元,服裝預算跟主副食費預算也都銳減,分別剩下3380萬2000元、1億3370萬8000元。
民進黨立委許智傑表示,「支持國防部在現階段兵役制度下,先調高常備役員額,未來整體兵役改革再尋求社會共識。」
國民黨立委廖婉汝表示,「現在實際上沒有那麼多重要的功能性的東西或需求性的東西,回歸到義務役,我是也蠻贊成。」
至於國防部提升後備戰力,除了持續採購班用機槍、120迫擊砲,陸軍明年編列26億採購後備部隊武器,包括中型迫砲、手槍、榴彈機槍、新型消毒器、望遠鏡等裝備,這些軍備明年就要完成採購。
國防院副研究員舒孝煌表示,「這個訓練場地、這個訓練時間,可能就要有相應的調整,因為人數增加,這個訓練項目必須要符合實際的作戰需求,可能就包括一些這個比較真實,貼近實戰的一些相關訓練措施。」
此外,陸軍也斥資13億,明年分別在花防部建構綜合訓練場,新訓重鎮的成功嶺則要規劃新靶場,步訓部進行30機砲教訓場地整建;八軍團、十軍團也會興建手榴彈與反裝甲武器射擊訓場等,提升後備部隊訓練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