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後疫情時代運動場館關閉 中國自行車運動興起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中國北京的運動設施在疫情期間關閉,民眾轉往戶外的自行車運動,因而帶動自行車業績比以往同期成長2至3成。即使一輛車動輒6萬人民幣起跳,超過26萬新台幣,但車友認為這比買名牌包有意義,因為身體健康無價。

炎炎夏日,北京氣溫上看30度,10幾位自行車手穿著全套裝備在北部農村、白河峽谷的公路上騎著自行車,不論平坦的道路或崎嶇的山路,大家都揮汗賣力踩著單車,同時欣賞沿途美景。

自行車手楊瀾說:「因為有一句話叫『escape』,就是這種讓我們逃離,這個特別糟糕的都市生活和這個節奏的,好像是唯一的途徑。」

一直以來,自行車在中國被當成是一種代步的交通工具,北京昔日就曾有過單車大軍盛況。如今為了阻斷疫情傳播鏈,北京從5月開始就關閉各類非必要場所,包括室內運動場館,不少民眾因此選擇走向戶外。

自行車手林賽莫表示,「因為疫情健身房關了,像游泳館什麼也都關了,很多平時去的地方選擇都沒有了,我嘗試以後發現公路車和平時自行車不太一樣,它速度非常快、非常刺激,我覺得就一下停不下來了。」

中國自行車協會指出,後疫情時代人們渴望從事戶外運動,順利帶動自行車銷量。美國自行車品牌經銷商表示,3到6月的業績比同期成長2到3成,如果產品沒有缺貨,將能成長2倍。

自行車品牌經銷商何東提到,「跟原來的那種緩慢增長來比起來,這是一個暴增,這麼一個狀態,人都匯進來了,比如說像週末的情況下,我們店面來的時候,你也可以看一看,進店量是極大的這種狀態,原來也沒有預見過這種情況。」

就算一輛自行車動輒要價6萬人民幣起跳,超過26萬新台幣,但每種車型都有超過10人在排隊等著到貨。民眾也認為,這比買名牌包還有意義。新冠疫情改變人們生活型態,騎自行車不只節能減碳,還能促進身體健康。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