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與反聖嬰影響 或破64年來最晚颱風警報紀錄
吳雅瑜 陳柏諭 王興中/基隆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今年夏天到目前為止,台灣尚未發布颱風警報,如果8月底還是沒有,將創下64年來最晚發布颱風警報的紀錄。氣象局表示,受到全球暖化影響,今年颱風生成數的確偏少。另外在反聖嬰影響下,也讓台灣附近的太平洋高壓偏強,這都會讓颱風不容易生成。
天空已經轉晴,但仔細一看馬路上還是濕濕的一片,這裡是已經缺水多日的基隆,18日上午終於下起一陣一陣的雨,雖然對久旱的基隆幫助有限,但當地的居民店家還是相當開心。
民眾表示,「很多樹木都枯掉了,應多下一點雨」、「盡量是早點下,下一些好啦,才不會缺水也不會什麼,也比較涼。」
根據氣象局的統計,截至下午3點,基隆雨量最多的是在安樂區國道1號S001K測站,累積雨量17.5毫米,再來就是八斗子累積雨量也有14.5毫米。
但時序已經來到8月下旬,這個夏天卻都沒有颱風影響台灣。氣象局表示,截至目前台灣最晚發布颱風警報的前3名為2010年8月30日南修颱風、1993年8月17日塔莎颱風、1997年8月16日溫妮颱風。
氣象局預報員黃恩鴻指出,「太平洋的高壓向西伸會比較明顯,太平洋高壓強度也比較強,導致到南海地區一直延伸過來,在菲律賓西側這個季風槽,它的發展強度是比較弱。而且台灣一直都是在高壓邊緣,或者是高壓影響之中,所以就算是有比較強的低壓系統生成,要直接影響到台灣,機率也是比較低。」
至於為何到現在還沒有颱風?氣象局則說,受到全球暖化影響,今年颱風生成數的確偏少,且在反聖嬰影響下,西太平洋的東風比以往偏強,台灣附近的太平洋高壓也偏強,進而讓孕育颱風的季風槽明顯偏弱,這都是颱風不容易生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