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PD第二次國家報告審查會 聾人團體提出五點聲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我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二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1日起連三天舉行。行政院長蘇貞昌出席時表示,台灣近年來已修正540部相關法規跟措施,政府會持續努力。而聾人團體則是提出包括成立聾人委員會等五項建言。
為促進及落實身心障礙者的人權及尊嚴,我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簡稱CRPD第二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1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舉行。邀請來自日本、澳洲、英國以及加拿大等5位國際人權專家進行在地審查。
身障者權利公約國際審查委員會主席長瀨修說:「這次會議的重要性更高,也就是第二次在台灣舉行的CRPD對於促進民主與人權有幫助。」
行政院長蘇貞昌出席開幕式,致詞時表示過去4年來,我國已修正完成449部違反CRPD的法規及行政措施,包括法官法、醫師法、社工師法等;刪除因身障而限制人民領取執照或執行職務的規定,108年明訂台灣手語為國家語言,111年更出版了「台灣易讀參考指南,讓資訊易讀易懂」。
而審查的第一天 (8/1)上午有32個民間團體輪流提出建言,中華民國聾人協會理事長黃淑芬,代表台灣聾人聯盟及聽障人協會發表聯合聲明,「台灣手語本身,我們所有人都覺得本來就在語言團體裡面,算是我們團體的語言,特教老師在教育上頭,跟他事實上是沒有關聯性的,所以手語教育本身,所有教材的製作、版本的訂定等等,應該要回歸到語言的上頭來。」
包括聾孩子的語言學習和特教不能混為一談,聲明的內容還包括了,漠視聾人的無障礙資訊近用權、助聽器在台灣是高價的奢侈品、公共場所災害風險及緊急情況告警尚未視覺化以及期盼成立聾人委員會。
為期3天的會議將繼續進行公約的逐條審查,國際審查委員將與政府代表以及非政府組織代表,進行建設性對話,提出具體建議。
下圖為台灣聾人聯盟、中華民國聾人協會、中華民國聽障人協會聯合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