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馬糞海膽採捕至8月底 只能採捕殼徑8公分以上

林靜梅 彭耀祖/綜合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澎湖的馬糞海膽,今天開放採捕,採捕期兩個月至8月底,只能採捕殼徑8公分以上的海膽,今天不少海產店已經開賣,不過在地保育團體指出,幾年下來馬糞海膽數量沒有恢復,價格也節節攀升,認為現在管制強度仍不夠。

海產店門前的水族箱,買進數量不少的馬糞海膽,工作人員忙著處理,暑假旺季遊客來到澎湖旅遊,剛好遇到7月1日馬糞海膽開放採捕,趕緊把握機會,大快朵頤一番。

遊客說,「(吃起來的口感怎麼樣)像布丁。(入口即化啦)嗯。」「(好不好吃嗎)好吃。(值不值得這個價錢)超值得。」

為了保育資源,澎湖馬糞海膽一年只開放7、8月採捕兩個月,而且殼徑要在8公分以上,業者說他們一顆買來100多元,看大小再賣出,一顆要價從200到300都有。

業者表示,「200、250、300,大概是分大小顆,都一定是8公分以上的。」

不過在地保育團體指出,雖然實施採捕限制,但他們發現馬糞海膽數量並沒有明顯增加,以前一次採捕3、400顆不成問題,後來只剩10幾20顆,到現在可能只有個位數字,價格不斷攀升顯示資源減少。

海洋公民基金會執行長王曉嬋表示,「所以我們覺得這樣子的管制強度,我們認為是不足夠的,我們認為應該改變現在的管制方式。」

也有民眾認為開放採捕應該縮短成一個月。民眾說,「不要持續兩個月,因為如果有的沒採到時,留下來當種啊,不是啊,兩個月大家一直採一直採,撿光光(絕了)絕種了撿光光。」

基金會認為要讓數量恢復,除了禁捕,也可採總量管制或是採捕許可證等作法,對此澎湖縣農漁局表示,需要透過諮詢委員會,來評估這些方法是否適合澎湖與馬糞海膽,另外完全養殖技術已經成熟,今年打算推動海膽養殖試辦,來看看是否能以養殖來取代捕撈,以保育海洋資源。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