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交大團隊上週科研火箭試射,因為天候和控制系統問題,最後取消,擇期重新申請。這場試射之所以備受矚目,一方面關係到台灣發展「低軌道衛星」的太空商機,另一方面,這個位在屏東牡丹鄉旭海村的發射場,更是台灣第一個國家級的短期科研火箭發射場,選址一波三折,終於在去年底,獲得當地原住民部落會議通過。
陽明交大前瞻火箭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士昕:「我們這支HTTP3A火箭 ,其實就是全世界第一個把這種有導控、有火箭飛行方向控制的功能的火箭,是第一次運用在混合式火箭上。」
火箭的尖端是酬載系統、放置一個立方衛星,下方是航電控制系統,也就是火箭的大腦,再往下是火箭推進系統,氮氣、雙氧水、推進引擎都在這裡。未來如果再加上第一節推進系統,就可以飛得更高、甚至載著衛星入軌。
超過50名師生,花了兩天安裝,電腦也設定就緒,就等天公作美,但因為雨勢過大宣布延後一天,接著又因為每秒12公尺的強風,無奈宣布取消任務。
旭海村這片占地9千700平方公尺的國有地,是台灣第一個火箭發射場。
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長潘勳鶴:「就是整個海域我們漁民村民作業的漁場,就在這裡,這個退潮的時候岩石都會,我們漁民採海菜、撿海螺就在這一塊。」
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民潘進茂:「我捕魚越來越落後,就是因為中科院在這邊,然後後來又加上這個火箭,因為它砲聲太大,綠蠵龜也跑了,萬一失敗魚也跑了,都抓不到魚了。」
依山傍海的寧靜小村,到底要不要迎來火箭,科技部及太空中心展開溝通、有些民眾看法開始慢慢改變。
表示贊成的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民謝小姐認為,火箭的話目前台灣是沒有的。
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民潘儀芳表示:「它是短期,所以我是支持讓他們做看看,因為這個科技是國家的,然後我們不支持我們自己國家的科技,我們還能做什麼?」
科技部提出一年600萬元的回饋方案,提供漁民補貼、獎學金及水電費補助,2021年底,旭海舉行部落會議,最後住戶用投票的方式決定三射坪的命運。
成為國家第一個火箭發射場域,寧靜村落5月也因為火箭團隊來訪,熱鬧了好幾天,而當初反對的居民最希望的,是補償方案可以更貼近民眾的需要。